作品名稱:La Plage de Trouville (圖維爾海邊) 1867

創作者:Eugène Boudin (尤金布丹) 1824-1898

38-圖維爾海邊-01.jpg   

在1864到1870年間,尤金布丹經常會到圖維爾的這個海灘來作畫,因此也留下不少這一類的作品,布丹習慣用水彩先在現場擷取聚集在沙灘上的人群活動動態,然後回到畫室再用油彩來作畫,因此我們常可發現在不同的畫作中會有類似的人物及姿態重複出現。

38-圖維爾海邊-02.jpg  

38-圖維爾海邊-03.jpg   

1870年後的布丹開始到歐洲各地旅遊,也因此留下許多不同風格的作品,但他在旅遊期間偶爾也會回到這片沙灘,可見得他多麼鍾情於這一片海邊的風光。像是他在1874年的這件「圖維爾海邊」的作品:

38-圖維爾海邊-04.jpg   

若是拉近距離來仔細觀察,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畫風更加純熟而有自信,每一次落筆都是如此厚實而明快,也充份展現了他的功力:

38-圖維爾海邊-05.jpg  

38-圖維爾海邊-06.jpg  

38-圖維爾海邊-07.jpg  

38-圖維爾海邊-08.jpg   

本次「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展出尤金布丹的兩件作品,先前已經介紹過「卡瑪瑞港 Le Port de Camaret」,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文章最後「延伸閱讀」之連結。 

上次提到過,布丹自小在海邊長大,因此他的畫作大部份也都和海岸、沙灘、港口、以及船艦有關,上一篇欣賞的是港口、船艦系列,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其他有關沙灘系列的作品:

38-圖維爾海邊-09.jpg  

38-圖維爾海邊-10.jpg  

38-圖維爾海邊-12.jpg    

延伸閱讀:

【印象.左岸】-36-卡瑪瑞港-【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By Pongo (May 19,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En Hollande, les barques près du moulin (荷蘭風車與小船) 1868

創作者:Johan Barthold Jongkind(約翰.歐金德) 1819-1891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1.jpg   

這是一幅構圖相當奇特的畫作,一艘高桅帆船在河中緩緩經過一座風車,風車前方還有一間小屋,幾個主體都擠在畫面中央,感覺上不是那麼的優,但在整體效果的呈現上反而是大大的加分。黃昏時分,逆光而行的帆船和背光矗立的風車反而突顯那一片佈滿天空絕美又動人的晚霞。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2.jpg   

Johan Jongkind 是荷蘭的風景畫家,27歲時隻身來到巴黎,與 Eugène Boudin (尤金布丹) 及希斯萊 (Alfred Sisley) 成為好友,三個人也都擅長描繪水景,也都致力於提儶後進,是銜接寫實畫派與印象畫派的中心人物,布丹是莫內的啟蒙恩師,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經介紹過兩人之間的機緣,而 Jongkind 對莫內及其他印象派畫家也多所指點,莫內就將他純熟的繪畫技巧歸功於這位大師級的良師益友。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3.jpg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4.jpg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5.jpg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6.jpg   

或許因為 Jongkind 來自於荷蘭,也經常往返於法國與荷蘭兩地,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經常出現風車與帆船這兩種最能代表荷蘭的元素: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7.jpg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8.jpg  

37-荷蘭風車與小船-09.jpg  

37-荷蘭風車與小船-10.jpg   

雖然他對莫內、馬奈、畢沙羅…等印象派的畫家極具影響力,但 Jongkind 在生前並不算是成功人士,經常窮到三餐不繼,諷刺的是在他過世後的一年內,他的畫作立刻暴漲了數百倍,只能嘆說造化弄人,一切都是命… 

延伸閱讀:

【印象.左岸】-36-卡瑪瑞港-【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By Pongo (May 19,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Le Port de Camaret (卡瑪瑞港) 1872

創作者:Eugène Louis Boudin (尤金布丹) 1824-1898

36-卡瑪瑞港-01.jpg   

布丹出身於水手世家,父親是導航員,自小在海邊長大,因此熱愛法國海岸的景緻,他的畫作大部份也都和海岸、沙灘、港口、以及船艦有關,在眾多寫實畫派和印象畫派的藝術家之中算是別具特色。

36-卡瑪瑞港-08.jpg   

布丹雖屬於寫實畫派或自然主義的風景畫家,但他和印象派的淵源也十分深厚,就在一個因緣際會的巧遇之中,他成為「印象派之父」莫內的啟蒙恩師,故事發展的經過是這樣的… 

莫內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畫漫畫,也十分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意氣風發、少年得志的莫內,一直為自己的繪畫技巧感到自豪,直到有一天,當他為雜貨店老板畫素描時,店裡剛好來了一位客人「布丹」,布丹看了他的畫,只淡淡地說:「畫得還不錯,擁有過人的天份卻只會畫這些素描和漫畫,真是太可惜了,不如來跟著我學畫吧」。於是,好勝的莫內便依布丹的邀請 (或是因為受到了布丹的刺激),在隔日清晨便準時赴約前往布丹的畫室一探究竟。

36-卡瑪瑞港-02.jpg   

莫內到了布丹的畫室,布丹二話不說,扛起畫架,便帶著莫內外出,兩人在巴黎近郊的楓丹白露森林作畫,布丹也沒說什麼,只教莫內把看到的風景畫下來,便自顧自地畫起圖來。 

不服輸的莫內也架起畫架開始作畫,從清晨畫到中午,就因為從日出到日正當中陽光不斷的變換,讓莫內驚嘆大自然在不同光線的投射下,竟有如此多變的風貌,愈畫愈覺得不可思議,光和影的變換竟然能呈現如此不同的色彩與感覺,真的是難以捉摸。 

這時候的莫內終於明白布丹的用意了,從文藝復興以來,畫家幾乎都在室內作畫,因此對光與影的描繪多半出自於想像或是學理上的構圖,若不是親身體驗、親眼目睹,真的不會去發覺原來在大自然的光影變幻中同樣的景緻竟能呈現如此不同的情緒。對這種難以捉摸的光影,莫內深深著了迷,從此,莫內成為一生追求光影變幻中最獨具一格的畫家,他全心投入光與影的探索,描繪出其對現實世界大自然獨到的觀感。 

沒有布丹,或許就不會有今日我們所熟悉的莫內,沒有這段巧遇,或許就不會有印象派的出現,世事的變化真的充滿了神奇… 

看完這段故事,讓我們回過頭來再欣賞幾幅這位擅長海景的畫家有關港口、船艦的作品吧:

36-卡瑪瑞港-03.jpg  

36-卡瑪瑞港-04.jpg  

36-卡瑪瑞港-05.jpg  

36-卡瑪瑞港-06.jpg   

By Pongo (May 18,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La Seine à Vétheuil (塞納河畔維特伊) 1879

創作者: Claude Monet (克勞德莫內) 1840-1926

35-塞納河畔維特伊-01.jpg   

塞納河靜靜流過 Vétheuil,滋潤了大地,也為這個小鎮帶來令人屏息的美景,莫內來到這裡就深深地被這裡的景緻所吸引,於是決定在此定居,並扛起了畫架,沿著塞納河畔,不斷地用畫筆記錄這片動人的畫面。

35-塞納河畔維特伊-02.jpg  

35-塞納河畔維特伊-03.jpg  

35-塞納河畔維特伊-04.jpg   

莫內相信色彩是有溫度的,因為光滲透在顏色裡,讓色彩有了溫度、有了呼吸。

35-塞納河畔維特伊-05.jpg  

35-塞納河畔維特伊-06.jpg   

莫內終其一生所求,只為了留下浮光掠影般的感動,清晨的慵懶、晨光乍現時的喜悅、日正當中的鮮活、午後的沉靜、夕陽西下時的燦爛,每一束光、每一道影,都在莫內筆下留下了難以抺滅的記憶。

35-塞納河畔維特伊-07.jpg   

延伸閱讀:

【印象派】莫內 (之一):醉心於光與影的印象派之父

 

【印象派】莫內 (之二):留不住的摯愛—卡蜜兒

 

【印象派】莫內 (之三):用一生來捕捉光與影的大師

 

【印象派】莫內 (之四):生生不息的睡蓮與垂柳

 

【印象經典】莫內 (之五):特展—看見色彩的温度!

 

By Pongo (May 18,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Effet de neige à Vétheuil (維特伊雪景) 1878

創作者:Claude Monet (克勞德莫內) 1840-1926

34-維特伊雪景-01.jpg   

Vétheuil 這個小鎮對莫內而言可說是別具意義,1879年在這裡他失去了他最鍾愛的妻子「卡蜜兒 Camille Monet」,他站在病床前凝視著臨終的卡蜜兒,卡蜜兒承受著無盡的痛苦,身形也極度的消瘦萎縮,在一層又一層的床單包覆下,卡蜜兒臉上的光逐漸褪去,紅粉的光轉變成暗紫色,呼吸越來越弱,莫內凝視著那張最熟悉的臉,他拿出畫筆,快速記錄著,像迫不及待想留住些什麼:

34-維特伊雪景-02.jpg   

然而什麼也留不住,卡蜜兒臉上的光完全消失了,呼吸完全靜止了,光與影不再流動,時間也在這一刻凝結。

34-維特伊雪景-03.jpg   

莫內,最後在這一幅畫作的右下角激動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有別於莫內慣有的簽名,深情的莫內在這一幅畫的簽名上畫了一顆心,就用他的這顆心作為與妻訣別的禮物吧,該帶的卻帶不走,想留的也留不住…奈何…

34-維特伊雪景-04.jpg   

卡蜜兒,短短13年的相聚,卻是莫內一生最想留住的光與影… 

黯然神傷的莫內在頽廢了幾個月之後重新出發,在接下來的幾年他用畫筆記錄下許多法國鄉間的景緻,也開始在同一個景物不同的時段記錄下光影的變化:

34-維特伊雪景-05.jpg  

34-維特伊雪景-06.jpg  

34-維特伊雪景-07.jpg  

34-維特伊雪景-08.jpg   

卡蜜兒的死無疑是給莫內重重的一擊,他恨自己沒有足夠的錢來醫治卡蜜兒,也恨自己的沒有出息,經過數月的沉潛之後,莫內毅然決然離開了傷心的巴黎,從此莫內下定決心要擺脫貧窮,於是更加專注在創作之上,從這段期間的眾多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莫內在繪畫的技巧上已更趨成熟。

34-維特伊雪景-09.jpg  

34-維特伊雪景-10.jpg  

34-維特伊雪景-11.jpg  

34-維特伊雪景-13.jpg   

「莫內Claude Monet」,印象派之父、水上的拉斐爾,愛家的莫內、愛下廚的莫內、喜歡種花的莫內、多情又木訥的莫內,不論你如何形容莫內,喜歡莫內總會讓人感到一種平凡的幸福。 

延伸閱讀:

【印象派】莫內 (之一):醉心於光與影的印象派之父

 

【印象派】莫內 (之二):留不住的摯愛—卡蜜兒

 

【印象派】莫內 (之三):用一生來捕捉光與影的大師

 

【印象派】莫內 (之四):生生不息的睡蓮與垂柳

 

【印象經典】莫內 (之五):特展—看見色彩的温度!

 

By Pongo (May 17,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Chevaux à l'abreuvoir (飲馬圖) 1884

創作者:Pascal Dagnan-Bouveret(達尼安布維赫) 1852-1929

33-飲馬圖-01.jpg   

這幅飲馬圖 (Horses at the Watering Trough) 甫一推出便為布維赫贏得了一面榮譽奬章,同時也讓他成為當時藝壇寫實風格的領導者。達尼安布維赫和前一篇所介紹的 Alfred Philippe Roll(阿弗瑞德.菲利浦.霍勒) 同樣是新古典主義畫家里奧傑洛姆 (Jean-Léon Gérôme) 的學生,他28歲時便與 Gustave Courtois 合資開了一家時尚的藝術沙龍,接下來這件作品「Gustave Courtois in his Studio」便是描繪他的合夥人在工作室的情景:

33-飲馬圖-02.jpg   

在當時照像技術逐漸成熟,Dagnan-Bouveret 成為第一個將照像技術運用在繪畫創作的藝術家,這使得他的寫實畫作更加的逼真,難怪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像照片一樣的生動,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些幾可亂真的寫實畫作:

33-飲馬圖-03.jpg  

33-飲馬圖-04.jpg  

33-飲馬圖-05.jpg  

33-飲馬圖-06.jpg   

延伸閱讀:

【印象.左岸】-03-鬥雞-【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By Pongo (May 17,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Manda Lamétrie, fermière (農婦曼達拉梅特莉) 1887

創作者:Alfred Philippe Roll(阿弗瑞德.菲利浦.霍勒) 1846-1919

32-農婦曼達拉梅特莉-01.jpg   

畫中的曼達拉梅特莉手持牛奶桶緩緩向鏡頭走來,表情堅定而沉穩,這是典型諾曼地地區農婦的裝扮,桶裡滿滿的牛奶是剛剛才從身後那頭乳牛擠出來的,整件作品在光線的安排上表現得十分出色。 

阿弗瑞德霍勒是新古典主義畫家里奧傑洛姆 (Jean-Léon Gérôme) 的學生,(註:傑洛姆在先前介紹本次參展作品鬥雞The Cock Fight」時曾介紹過),但他初期的風格是以浪漫畫派為主,1877年由於受到寫實畫派大師庫爾貝 (Gustave Courbet) 的啟發,從此轉而成為寫實畫派最忠實的擁護者。 

現在我們就來欣賞霍勒新古典、浪漫及寫實三種不同風格的畫作:

32-農婦曼達拉梅特莉-02.jpg  

32-農婦曼達拉梅特莉-03.jpg  

32-農婦曼達拉梅特莉-04.jpg  

32-農婦曼達拉梅特莉-05.jpg  

32-農婦曼達拉梅特莉-06.jpg   

延伸閱讀: 

【印象.左岸】-03-鬥雞-【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印象.左岸】-11-裸女與小狗-【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By Pongo (May 16,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Les foins (乾草地 Haymaking) 1877

創作者:Jules Bastien-Lepage (朱爾斯巴斯帝安勒佩吉) 1848-1884

31-乾草地-01.jpg     

勒佩吉以這一幅乾草地奠定他在法國自然主義 (Naturalism) 的指標地位,畫作中的農夫躺在乾草堆上休息,雙手很自然地擺在胸前,似乎已經進入了夢鄉開始呼呼大睡;農婦則癱坐在他身旁,一臉無奈、兩眼無神、表情呆滯,整個人看來十分的消沉與沮喪:

31-乾草地-02.jpg   

農婦的雙手也鬆軟地攤在膝上,似乎無力再去扛起生活的重擔:

31-乾草地-03.jpg   

腳邊的草堆裡還放置著一個金屬的容器,應該是他們的午餐吧:

31-乾草地-04.jpg   

1875年,Jules Bastien-Lepage 以一幅「The Annunciation to the Shepherds」宗教作品參加「羅馬大奬 Prix de Rome」的選拔,可惜只得到第二名,未能如願前往義大利進修:

31-乾草地-05.jpg   

但1877年他以乾草地這件作品奠定他在法國自然主義的領導地位之後,他就開始轉而以農村生活為背景的寫實風格來創作,由於 Jules Bastien-Lepage 是葡萄農夫的兒子,自小生長在農家,畫起農家生活的點點滴滴反而最能掌握他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聲音,因此在他的畫作中呈現的不僅僅是農村的景緻,更能從一些動作和表情種種細節來感受這些農夫農婦的內心世界,這也是勒佩吉作品最讓人推崇和感動的地方。

31-乾草地-06.jpg    

31-乾草地-07.jpg  

31-乾草地-08.jpg   

By Pongo (May 16,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La Catalpa, souvenirs de Ville-d'Avray (梓樹,亞弗烈村之憶) 1869

創作者: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卡密爾柯洛) 1796-1875

30-梓樹亞弗烈村之憶-01.jpg   

在亞弗烈村附近的梓樹林裡,兩位村姑正忙著撿拾一些柴火,在高大的梓樹林中,兩位村姑顯得特別嬌小,陽光偶爾從樹葉葉片表面反射出來,像是夜空中一閃一閃的星辰,也像是綠色絲絨上的顆顆碎鑽,更像是飄在風中的羽絨,美得讓人屏氣凝神,深怕驚擾了這令人陶醉的寧靜。

30-梓樹亞弗烈村之憶-02.jpg   

柯洛的作品都傾向輕柔飄逸的風格,他所畫的樹林和雲朶都相當具有蓬鬆感,畫面構圖也十分單純,筆法細膩,不但承接了洛可可精雕細琢的風格,又添加了許多輕如羽毛的筆觸,凝視這幅畫,彷彿置身於鄉村田野般的清新舒暢。

30-梓樹亞弗烈村之憶-03.jpg  

30-梓樹亞弗烈村之憶-04.jpg  

30-梓樹亞弗烈村之憶-05.jpg  

30-梓樹亞弗烈村之憶-06.jpg   

本次「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展出柯洛的三件作品,先前已經介紹過「馬庫西斯之憶La Charrette, souvenir de Marcoussis」,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文章最後「延伸閱讀」之連結。

延伸閱讀:

【印象.左岸】-25-馬庫西斯之憶-【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By Pongo (May 15,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品名稱:La Seine à Port-Marly, le lavoir (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 1872

創作者:Camille Pissarro(卡密爾畢沙羅) 1830-1903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1.jpg   

這是畢沙羅受到柯洛的啟發而創作的作品,當年柯洛在同一地點也同樣創作了一幅畫作: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2.jpg   

馬爾利港這個地點經常出現在印象派的作品當中,像是畢沙羅、希斯萊都常來這裡作畫,也留下不同時空下的馬爾利港景色: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3.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4.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5.jpg   

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但相較於其他的印象派大師個個都具有濃厚的個人色彩,畢沙羅顯得低調許多,這或許和他沉穏內斂的個性有關,因此在印象派畫家當中,畢沙羅算是較不為人知的大師。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6.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7.jpg   

他和柯洛常常一起到戶外去寫生,兩個人也不時會交換彼此的心得,但所不同的是柯洛會在回到畫室後再修補原先在戶外寫生的作品 (這也是巴比松畫派的特色),而畢沙羅則認為完全保留戶外的原作較能生動地呈現大自然的美,兩人雖然觀念稍有差異,基本上兩人對光影的表現則趨於一致。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8.jpg   

畢沙羅也十分崇拜米勒,他覺得米勒的畫讓大自然有了情感,畫中人物反而成了配角,是大地的子民,以謙卑的心來敬仰著大地的恩賜,這種心境也影響了畢沙羅在日後的取材上也多半著重在捕捉農村百姓的生活。 

1885年,新印象派(點描畫派)風格崛起,畢沙羅也畫了不少點描技法的作品: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09.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10.jpg   

但不久後畢沙羅也不再採用點描派的畫法,反而融合了各個畫派的精神,創出個人的獨特畫風,這可在1897年之後的作品窺出端倪,像是蒙馬特大道 (The Boulevard Montmartre) 系列作品就極具代表性: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11.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12.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13.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14.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15.jpg   

畢沙羅晚期的作品融合了自然主義與印象主義的精髓,而逐步以色彩的堆疊來呈現光影的效果,這一特色讓後印象派的塞尚大為讚賞,塞尚並因此發展出色塊理論,繼而引領出新一代的繪畫,甚至還視他如父親般的推崇與尊敬。不僅僅是塞尚,包括雷諾瓦、秀拉、高更、梵谷等人也深深受到畢沙羅的影響而各自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他們也都不時會向這位印象派的長者請益,這或許也算是畢沙羅對藝壇的另一項貢獻吧。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16.jpg  

29-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臺-17.jpg  

   

By Pongo (May 15,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La Mort du père dans une isba (樅木屋父親之逝) 1887

創作者:Kirill Vikentievich Lemokh(奇里維克提維奇勒莫克) 1841-1910

28-樅木屋父親之逝-01.jpg   

這是一件十分含蓄的作品,描述的是一家之主因病過逝,一家人在他身邊悲淒的場景。沒有誇張的表情,也沒有刻意營造出來的悲傷氛圍,只是很忠實的呈現當時的第一現場。 

在一個昏暗的房間,母親和妻子守候在病榻前,母親掀開帳幔,妻子則倚靠在母親肩上掩面而泣,母親低頭不語、狀似哀戚,旁觀者光是看這場景便猜想得出這家人發生了什麼事情

28-樅木屋父親之逝-02.jpg   

左側的兩位小女孩相擁而泣,男孩則在婦人身後,低著頭,一手還拉著婦人的裙擺:

28-樅木屋父親之逝-03.jpg   

門口還擠了三個鄰家小孩,靜靜地看著這一家人: 

28-樅木屋父親之逝-04.jpg  

這是寫實畫派的上乘之作,雖然沒有刻意安排只是忠實呈現當時所見的場景,卻能精準傳達出深刻的哀傷情緒,不由得令人佩服奇里勒莫克的功力。 

奇里勒莫克是俄國寫實畫派的重要畫家,他原本在俄國著名的皇家藝術學院Imperial Academy of Arts 學習古典風格的歷史畫,1863年他參與當時一個反學院派而倡導寫實派的抗議活動Revolt of Fourteen 而慘遭退學,但他仍力爭上游,最後不僅成功躋身名流,還成為俄羅斯博物館State Russian Museum 館長。 

在勒莫克的許多作品中都流露出他對當時百姓生活的關懷,透過他的作品,忠實而貼切地記錄著:

28-樅木屋父親之逝-05.jpg  

28-樅木屋父親之逝-06.jpg  

28-樅木屋父親之逝-07.jpg    

By Pongo (May 14,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品名稱:Le Pâturage à la gardeuse d'oies (牧場養鵝女) 1854

創作者:Constant Troyon (康斯坦特洛永) 1810-1865

27-牧場養鵝女-02.jpg   

在遼闊的牧場上,一個體型嬌小的女孩一手拿著樹枝,一手撩起圍裙,正不急不徐地催趕著鵝群:

27-牧場養鵝女-04.jpg     

在她身旁還有幾頭牛正在吃草,看見鵝群經過,也好奇地探頭探腦,逗得鵝群四處奔逃:

27-牧場養鵝女-03.jpg     

有幾隻鵝看到前方站立的狗就快步衝了上去,好像要虛張聲勢來驅趕那隻擋住去路的狗:

27-牧場養鵝女-05.jpg   

Constant Troyon 是法國「巴比松畫派 Barbizon School」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原本和其他巴比松成員一樣,喜歡在楓丹白露森林中繪製風景畫作,但偶然間發現自己所繪的動物都很受到大眾的歡迎和好評,於是他從此便開始專攻動物相關的作品,像是牛、羊、狗、鵝等等這些經常會出現在農村或牧場的牲畜便成為他繪畫的主軸,這些作品十分生動有趣,也為他贏得了名望和財富。

27-牧場養鵝女-06.jpg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幾件 Constant Troyon 有關於「牛」的作品,看看這些悠遊在牧場原野的牛群、或是正在工作中的牛隻,每一件看來都賞心悅目、生動自然,也難怪這些動物會成為 Constant Troyon 的作品中最鮮明的特色:

27-牧場養鵝女-07.jpg  

27-牧場養鵝女-08.jpg  

27-牧場養鵝女-09.jpg  

27-牧場養鵝女-10.jpg   

By Pongo (May 14,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Bergère avec son troupeau (牧羊女與羊群) 1863

創作者:Jean-François Millet (-法蘭索瓦米勒) 1814-1875

26-牧羊女與羊群-01.jpg   

這是米勒構圖極佳的一件作品,他用低視角、單消點的透視圖方式讓視線沿著兩側的田埂無限延伸,讓人感受到遼闊無邊、一望無垠的大地。陽光從雲邊透射而出,灑向這片土地,牧羊女背對著陽光,低著頭若有所思的模樣全寫在臉上,羊群在牧羊女身後同樣低著頭正在享受大地賜予一頓豐盛的餐點,牧羊犬盡職地看守著羊群,安靜而詳和的草原即景就在米勒筆下悄悄地展開。   

本次「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展出米勒的三件作品,先前已經介紹過「拾穗 Des glaneuses」及「諾曼地葛瑞維村送牛奶農婦 Laitière normande à Gréville,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文章最後「延伸閱讀」之連結。

延伸閱讀:

【印象.左岸】-20-拾穗-【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印象.左岸】-24-諾曼地葛瑞維村送牛奶農婦-【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巴比松畫派】米勒—展現悲天憫人的真誠關懷

 

By Pongo (May 13,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La Charrette, souvenir de Marcoussis (馬庫西斯之憶) 1875

創作者: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卡密爾柯洛) 1796-1875

25-馬庫西斯之憶-01.jpg   

柯洛是法國巴比松畫派 Barbizon School 最年長也是最受歡迎的畫家,為巴比松七星之首,他的畫風與英國自然寫實主義的「透納 Turner」、法國浪漫畫派的「德拉克洛瓦 Delacroix」較為接近,柯洛的構圖手法輕快自然,具有恬淡的抒情氣息,自然、樸素、充滿迷濛的空間感,這種美得像抒情詩的風景畫,色調柔和,筆法輕靈,景物仿佛被一層銀灰色的紗幕籠罩著,讓人感受一種如夢似幻的詩情畫意。

25-馬庫西斯之憶-02.jpg  

25-馬庫西斯之憶-03.jpg  

25-馬庫西斯之憶-04.jpg  

25-馬庫西斯之憶-05.jpg   

柯洛的風景畫為西方的寫生創作開啟了一扇大門,他的風景畫中把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與空氣結合起來,清晨濛濛的水氣、深澗盪漾的暮靄、開闊湖畔輕拂的微風,伴隨著景物的光影效果,把每一幅村郊的景緻都描繪得如此清新動人,也因此間接導引出印象派的誕生,「印象派之父」莫內 Claude Monet 還曾經感慨地說道:「There is only one master here—Corot. We are nothing compared to him, nothing.」。

25-馬庫西斯之憶-06.jpg  

25-馬庫西斯之憶-07.jpg  

25-馬庫西斯之憶-08.jpg   

By Pongo (May 13,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Laitière normande à Gréville (諾曼地葛瑞維村送牛奶農婦) 1874

創作者:Jean-François Millet (-法蘭索瓦米勒) 1814-1875

24-諾曼地葛瑞維村送牛奶農婦-01.jpg   

在金黃色的天空襯托之下,一位身穿白色上衣的農婦,左肩上扛著盛裝著牛奶的陶缸,陶缸下墊著一塊淺藍色的大方巾,還有一條繩索挷著陶缸、繞過婦人的頭頂,然後由婦人的右手緊緊拉著,農婦還特地右手叉在腰間,用力提起左肩,陶缸看起來重量還不輕。 

整幅作品都是大地色彩,是米勒慣用的顏色,米勒還刻意用黑色來描邊,讓整個畫面更加立體,線條簡單,卻增加了整幅畫作的張力,這是米勒的最後一件作品,創作這件作品時米勒的健康狀況已經明顯不佳,隔年年初,米勒咳血不止,終因肺結核而與世長辭。

本次「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展出米勒的三件作品,先前已經介紹過「拾穗 Des glaneuses」,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文章最後「延伸閱讀」之連結。

延伸閱讀:

【印象.左岸】-20-拾穗-【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巴比松畫派】米勒—展現悲天憫人的真誠關懷

 

By Pongo (May 12,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Paysanne (農婦) 1852

創作者:William Morris Hunt(威廉·莫里斯·杭特) 1824-1879

023-農婦-01.jpg   

一個纖細的背影,金黃色的陽光灑在金黃色的麥田裡,少婦把玩著手中的物品,神態自若,似乎在想念著某個人。 

這是巴比松畫派 William Morris Hunt 的動人作品。杭特是美國國會議員Jonathan Hunt的兒子,原就讀於哈佛學院,但喜歡藝術的他在母親的支持下來到了法國學習,並開始他的藝術生涯。他在巴黎認識了米勒 (Jean-François Millet),由於受到巴比松畫派 (Barbizon School) 的影響,原本擅長肖像畫的他也開始繪製山光水景和農夫農婦的生活點滴:

023-農婦-02.jpg  

023-農婦-03.jpg  

023-農婦-04.jpg  

023-農婦-05.jpg  

023-農婦-06.jpg  

023-農婦-07.jpg   

杭特從米勒的畫作中學到許多的表現技法,使得他自己的作品也同樣呈現一種樸實、強靱、壯麗和堅忍的特色,成名後的他更加崇拜米勒,還買下了許多米勒的畫作,包括最有名的作品「播種者 The Sower」就是當時60美元向米勒買下的。

023-農婦-08.jpg  

023-農婦-09.jpg  

023-農婦-10.jpg  

023-農婦-11.jpg   

杭特不只專注在自己的藝術事業,他也將歐洲高水準的藝術風格帶回美國,也贊助許多美國年輕的藝術家到歐洲學習,波士頓現代美術館的杭特圖書館便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以紀念他在美國藝壇上的卓越貢獻。 

By Pongo (May 12,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Le Rappel des glaneuses (拾穗者之歸) 1859

創作者:Jules Adolphe Aimé Louis Breton (朱爾斯·布荷東) 1827-1906

22-拾穗者之歸-01.jpg     

夕陽西沉,一群農婦忙完田裡的活兒,拖著疲憊的步伐緩緩地踏上歸途。

22-拾穗者之歸-02.jpg     

太陽就要下山了,一旁的警衛大聲吆喝著,一旁的農婦看到散落在地上的稻穗還是立刻彎下身來撿拾,可別浪費了這些糧食:

22-拾穗者之歸-03.jpg     

轉過身來,望向遠方的夕陽餘暉,好美的黃昏,落在後頭的農婦則是急急忙忙地趕路,快快快,不然待會兒天黑了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22-拾穗者之歸-04.jpg     

布荷東是自然寫實主義知名的畫家,他的作品在當代非常受到歡迎,大部份都是描繪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他用畫筆勾勒出農村生活的辛苦,也描繪出這群靠天吃飯的農夫農婦對大自然的崇敬與感謝:

22-拾穗者之歸-06.jpg  

22-拾穗者之歸-07.jpg  

22-拾穗者之歸-08.jpg  

22-拾穗者之歸-09.jpg  

22-拾穗者之歸-10.jpg  

22-拾穗者之歸-11.jpg  

22-拾穗者之歸-12.jpg   

By Pongo (May 11,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Effileuses d'étoupe (拆麻繩) 1877

創作者:Adolphe-Félix Cals(阿道夫菲利克斯卡爾斯) 1810-1880

21-拆麻繩-01.jpg   

麻繩描繪的是一戶尋常農家日常的細活兒,在一個簡陋的房間裡祖孫三代各忙各的活兒,氣氛雖然有點冷清,但平靜中還透著一點溫暖。這是肖像和風俗畫家卡爾斯的作品,他在1846年便開始參加巴黎的沙龍展,但他的作品並未受到重視:

21-拆麻繩-02.jpg  

21-拆麻繩-03.jpg  

21-拆麻繩-04.jpg   

直到1963年他和莫內、竇加、畢沙羅等人共同參與落選沙龍展 (Salon des Refusés) 之後才逐漸步入坦途,只是當時他已經53歲,屬於大雞晚啼型的畫家。 

後來由於受到「巴比松畫派 Barbizon School的影響,尤其是對「柯洛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像薄霧般充滿迷濛的自然樸實風格大為讚賞,於是卡爾斯也開始描繪大自然的風景,甚至在筆法與色彩的運用方面也開始有了明顯的轉變:

21-拆麻繩-05.jpg  

21-拆麻繩-06.jpg   

1873年之後,卡爾斯便居留在素有「印象派搖籃 Cradle of Impressionism」的 Honfleur 港口區,這段期間他繪製了許多諾曼地海岸的風景,直到1880年去世,卡爾斯就再也沒有離開這裡。

21-拆麻繩-07.jpg  

21-拆麻繩-08.jpg   

By Pongo (May 11,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Des glaneuses (拾穗 The Gleaners) 1857

創作者:Jean-François Millet (米勒) 1814-1875

20-拾穗-01.jpg     

這件是本次【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參展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幅,也是國人十分熟悉的畫家「米勒 Millet」最重要的傑作之一。 

米勒筆下的這三位拾穗的農婦,是祖孫三代一家三口在大地收成後一起撿拾地上的稻穗,最靠右的身體微微下彎的長者祖母,雖然年邁,但依舊挺起身子參與這件辛苦的工作,母親居中,彎腰最深,和左邊裹著藍色頭巾的少女,兩人為了家計低頭努力撿拾著剩餘殘存的落穗,簡潔紮實的構圖卻充滿著動人的張力。

20-拾穗-03.jpg  

20-拾穗-04.jpg   

在遠處還有忙著收成的一大群農夫農婦,對照著這一群辛勤工作的人們,這三位拾穗的農婦顯得格外的安靜,為家中餐桌上添加一些食物而默默地撿拾著,雖然低頭撿拾著殘存的落穗卻仍堅強地不向生活的壓力低頭。

20-拾穗-05.jpg   

米勒是「巴比松畫派 Barbizon School」的代表人物,一生留下作品不多,約僅八十幅油畫,但他的畫都具有悲天憫人的心境,也都充滿了愛與信念,讓人自覺渺小,也對孕育生命的大地賦予無限的敬畏。

20-拾穗-06.jpg   

法國知名作家,同時也是1915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就曾盛讚這位不可多得的偉大藝術家:「米勒,這位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的大師,從來就沒有一位畫家像他一樣,將萬物所生長的大地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表現」。他認為米勒具有忍耐、愛、勇氣與信念,米勒在他的創作當中喚起了人們內心中對大自然的崇敬,也描繪出人性中堅忍不拔、樂天安命的美,藉由米勒的精心刻畫,讓每一幅畫作都可以在平凡中釋放出強大的生命張力。

20-拾穗-07.jpg  

20-拾穗-08.jpg  

20-拾穗-09.jpg   

藝術就是在探討美,美不是只有一種,有視覺上的美,有心靈感動的美,更有讓人不知不覺陷入沉思的美。英國哲學家艾德蒙貝克 (Edmund Burke) 曾說過:美有兩種,一種叫做美麗 (Beauty),一種叫做壯麗 (Sublime)。美麗令人愉悅,壯麗則會令人感到敬畏,對於大自然的美也可以用美麗和壯麗等不同的方式去呈現、去詮釋。米勒用極低的視角取景,利用單消點的透視圖法來突顯這片草原的遼闊,安排的場景雖是如此的簡單,卻令人讚嘆大自然和諧而完美的畫面。

20-拾穗-11.jpg   

米勒的畫,不需要太多的詮釋,只要靜靜地欣賞,讓你的思緒隨著米勒的畫作回歸到田園,讓你的心情也和畫中的農夫、村姑一般,享受那種平凡卻又踏實的生活,過慣了都會生活那種緊張忙碌的快節奏,或許你會更期待在未來能有更多「慢活」的日子。

20-拾穗-10.jpg   

延伸閱讀:

【巴比松畫派】米勒—展現悲天憫人的真誠關懷 

 

By Pongo (May 10,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名稱:Geneviève Bernheim de Villers (潔妮維葉‧柏罕--維雷爾肖像) 1910

創作者:Pierre-Auguste Renoir(奧古斯都·雷諾瓦) 1841-1919

19-潔妮維葉‧柏罕-德-維雷爾肖像-01.jpg   

潔妮維葉柏罕-德-維雷爾 (Geneviève Bernheim de Villers) 與前面幾篇文章中所介紹過的克羅德‧柏罕-德-維雷爾 (Claude Bernheim de Villiers) 和加斯東‧柏罕--維雷爾夫人 (Madame Gaston Bernheim de Villers) 同屬Bernheim 家族成員之一,Bernheim是當時法國藝壇知名的藝術品拍賣商家族,前面文章中已大致介紹過,此處就不再贅述。 

「潔妮維葉‧柏罕--維雷爾」這件肖像畫與上一篇「加斯東‧柏罕--維雷爾夫人肖像畫」同樣都是由雷諾瓦所繪製,但兩件作品完成的時間相隔將近十年,後面這一件作品風格比較明顯呈現他自創的「偏激畫法」,各位可比較雷諾瓦在創作風格上的些許差異,雷諾瓦這位印象派大師是我最喜歡的畫家之一,他不僅才華洋溢,更充滿對生命的熱情,有興趣的朋友可點選下方連結來欣賞雷諾瓦這位「快樂畫家」精彩的一生和無數精彩的畫作。

 

延伸閱讀:

【印象.左岸】-15-彈鋼琴的少女-【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18-加斯東‧柏罕-德-維雷爾夫人肖像

 

【印象派】雷諾瓦(之一):傳遞著歡樂愉悅的熱鬧氣氛 

【印象派】雷諾瓦(之二):熱愛時尚又觀察細微的藝術家

【印象派】雷諾瓦(之三):捕捉眼神中稍縱即逝的永恆

  

By Pongo (May 10, 2017) 

註:本系列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