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是地球上的過客,來去匆匆,但城市會永遠長存下去。

     -貝聿銘

上一篇「台北街頭正在萌芽的人文藝術」帶著大家由北到南沿著敦化南路逛著逛著,經過「時間斑馬線」、忠孝敦化路口、「鳥籠外的花園」、「螳螂捕」、在誠品書店稍事休息後,今天帶著大家繼續往南走,來到了敦南仁愛圓環。站在圓環邊,稍一擡頭,望見「台新金控大樓」:
  

   
這棟狀似水滴的美麗建築是出自建築師貝聿銘以及沈祖海所設計,在流動的夜色中更顯得它的優雅,嗯,今天不妨就來聊聊這一位國際知名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Ieoh Ming Pei)」。


 
貝聿銘出生於蘇州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喜好美食、精通美酒,醉心藝術,「只做自己認為美麗的事情」是貝聿銘一生堅持的原則。因此,他的作品常注入滿滿的人文情懷,不只充滿
現代主義的幾何線條,也因為他大量使用玻璃,將陽光導入中庭,將建築融入自然當中,使得他的作品同時兼具捕捉瞬間光影變化的印象派風格。

貝聿銘較早期的作品首推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 (Luce Memorial Chapel)」:
     

  
這件與陳其寬共同設計的建物,係採四片反折雙曲式牆面所構成倒船底形狀的美麗曲線,由屋脊分割出的線型天窗,讓室內空間多了光與影的層次感:
  
  
 
整個曲面由菱格型的磁磚拼貼,內部外部都呈現十分優美的幾何視覺享受,在我大學時期所做的建築研究報告就是以路思義教堂為主題,當時也帶給我許多創作的靈感。


讓光線來作設計    -貝聿銘

日本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就曾說過:「建築的一半依賴於思維;另一半則源自於存在與精神」,一生對光和自然的熱愛便主導著貝聿銘的風格,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而三角錐的沉穏與螺旋水滴線條的流暢則是貝聿銘最常使用的設計元素,這種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思維與精神便持續出現在他的作品當中,貝聿銘自己也曾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他說:「如果建築與自然界隔絕的話,那就無異於墳墓」。

以他於1955年所設計的美國科羅拉多州大氣研究中心為例,這棟建築便是模仿周遭環境、群山起伏的輪廓來設計,使得建築與自然有著相同的呼吸與心跳,一種和諧的美。 



  
 
1978
年貝聿銘所設計的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則被公認是他最優秀的建築之一: 



  
 
這棟以三角形大廳為中心的大型展示空間,所有展覽室都圍繞著這個軸心,遊客可以由自動扶梯﹑平台和天橋出入各個展覽室:
    

  
整個空間是敞開而穿透的,視綫所及,可以看見四周的建築和景觀,貝聿銘又一次成功地實踐他的理念。  
 

 
這種與大自然巧妙結合,塑造出親切宜人的氣氛和靈活變換的空間,讓人有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

這位出生於蘇州名門的建築師,在他的建築設計中常不自覺地釋放出中國山水、煙雨江南的詩意,其中,一如他1997所設計的MIHO美術館,這座位於日本滋賀縣的美和博物館,入口就是種意外的驚喜: 


 

人們進入山區須先穿過一道橋樑與隧道才能到達的迂迴:  



這種必須行經山林幽暗深處的多層次空間轉換,形成一種山水畫軸緩慢轉開時的曲折,更像是桃花源裡別有洞天的意外,是貝聿銘的作品中最獨特的詩情,頗有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  



 
  
2006
年中秋節,蘇州博物館開幕,這位國際知名的建築大師,在90歲高齡為蘇州留下封刀之作:
  

   
這件落葉歸根、衣錦還鄉的作品也算是解了貝聿銘多年的心結。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雖然整件作品依然呈現著貝聿銘著名的幾何構圖、中庭留白與光影流動的時尚建築風格,而這其中卻隱藏著「宅」、「樓」、「橋」、「城」、「井」、「池」、「道」、「門」江南園林的情懷:
  

  
 
或許這位童年時期以假山石洞與曲橋魚塘當作遊樂場的建築大師,在一生備受抨擊與尊崇的狂風暴雨過後,企圖尋回內心中的一方寧靜吧!
 


  

(待續)…

By Pongo (June 03, 2012)

註:本系列 (藝術與生活) 所分享之內容均屬個人淺見,非屬專業評鑑,若有冒犯之處,謹請海涵。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