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三篇介紹達利這號人物之後,今天繼續來介紹影響達利一生最重要的人物「卡拉」。

瘋狂、多變、自大、不按牌理出牌的「達利Salvador Dali」,唯一不變的是他對「卡拉 Gala」的愛,自從1929年認識卡拉之後,卡拉便成為達利的一切,卡拉比達利年長將近12歲,但兩人卻十分的恩愛,直到1982年卡拉去世,兩人在「里加港 Port Lligat」這處小小漁村廝守了超過半個世紀,卡拉是達利的妻子、情人、模特兒、導師、母親、經紀人、護士,更重要的,卡拉是達利的繆斯女神,達利許多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他們之間的共處與分享,她同時也是達利的精神支柱,卡拉過世前,達利已身染重病,卡拉過世後,達利的生存意志也日趨薄弱,不久之後也隨卡拉而去,留下世人無限的追思。

1929年,達利與卡拉在一次拍賣會中相遇,兩人相見恨晚,一見鐘情。當時卡拉還是畫商「保羅艾里亞德 Paul Éluard」的妻子,達利狂熱地愛戀卡拉,卡拉也對這位窮困的天才報以同樣的熱情,兩人不顧一切地結為夫妻,為此,達利還被逐出家門。達利和卡拉於是相偕來到一處偏僻的海岸,向當地的漁民買下了一間簡陋的房子便從此定居了下來。

在卡拉的悉心照拂之下,達利自此也展開他光芒萬丈的創作生涯。而縱觀達利一生光怪陸離、驚世駭俗的創作中,似乎只要碰到卡拉,一切都變得温柔而平靜,畫面中充滿了慈愛與祥和,像野馬般狂傲的達利,在卡拉身邊就安靜的像一隻温馴的綿羊。

達利的許多作品中都有卡拉的影像,而且多半與宗教或神話的主題有所關聯,其中最有名的應該算是「里加港的聖母 Madonna of Port Lligat」,在先前的文章【超現實主義】達利 -夢境是真實事物的不規則串連中也曾介紹過,這幅畫作是取材自卡拉在里加港自家門前的一張生活照:

這件作品還有更早的版本,畫中的聖母 (卡拉) 則是仿義大利巴洛克時期畫家「吉奧凡尼 Giovanni Battista Salvi」的作品「Blessed Virgin Mary」:

另一幅作品「原子麗妲」則是描繪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一段故事,在神話故事中「麗妲 Leda」是斯巴達國王的妻子,風流成性的天神「宙斯 Zeus」見她生得美麗動人,便趁麗妲在池中沐浴時,化身為天鵝來接近她,並生下絕世美女「海倫 Helen」:

或許是受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在日本長崎和廣島分別投下原子彈因而掀起了一陣原子熱潮,此一時期的達利也繪製了許多具有原子物理概念的作品。由於原子是由數量不一的電子、質子、中子圍繞而形成,因此達利將每一樣東西都繪成在空間浮游,而以下這一幅「Gala of The Spheres」則更充份表現出達利的原子概念:

不久之後,為了表達對卡拉熾熱的愛情,達利畫了這麼一幅示愛的作品:

也有不少評論家質疑達利的情慾世界和愛情觀,像是多年前曾上演的一部電影「達利和他的情人 Little Ashes」,片中便是描述達利早期和電影巨匠「布紐爾 Luis Buñuel」、以及浪漫詩人「羅卡 Federico García Lorca」之間的情慾糾葛,再加上達利狂妄與叛逆的性格,真的很難讓人將達利與深情畫上等號。

這是個難解的謎,但或許我們可以從達利許多系列創作中一窺達利對「性愛」與「情愛」的觀感。首先是「五十年以來的超現實主義 After 50 Years of Surrealism」系列:

這一系列共計12幅版畫,是1974年達利回顧他50年以來的超現實主義創作生涯,並用這12幅作品向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安德烈·布列東André Breton」致敬。布列東於1924年倡導了超現實主義的概念,他所主張的:「return to the world of dreams and inner life」觀念深深吸引著達利,也造就了達利這位超現實主義的天才,沒有布列東便沒有達利,因此,達利像是在寫回憶錄一般的用12幅畫作來表達他對超現實主義實踐過程的崇敬。而在這12幅畫作中,卡拉也不斷地出現在作品中,可見得這五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卡拉佔有多麼重要的份量。

接下來則是「黃金之愛 Les Amours Jaunes」系列:

黃金之愛系列是達利詮釋他對性愛的看法,他用幾近戲謔的方式直接而露骨的表現出男歡女愛的情愫,大膽地陳述人類這種與生俱來的野性,整個畫作僅僅使用了黑色及金色,刻意降低其色彩的感官刺激,讓人們可以更深入地去探索情慾中所代表的生命意義。

最後則是「卡門 Carmen」系列,這是達利較為晚期的作品,共有25幅畫作。卡門是法國劇作家「比才 Georges Bizet」所寫的歌劇,是一般人所熟悉的故事,主要是描述吉普賽女郎、煙廠守衛士兵和西班牙鬥牛士兩男一女之間的三角愛情悲劇,故事的情節大致是如此的:一位名叫「卡門」的吉普賽女郎,先是勾引煙廠守衛軍官「唐.荷西 Don Jose」,卡門曼妙的舞姿很快就吸引住荷西,不久荷西便深深地愛上了卡門:

荷西為了卡門犯了軍法,因為逃不過官方的追捕只好加入走私集團,這時候英勇的鬥牛士「艾斯卡米洛 Escamillo」出現了,卡門愛上了他,正好荷西的母親重病,荷西趕回去探望,就在荷西離開的這段日子,卡門答應了艾斯卡米洛的求婚。

就在艾斯卡米洛即將參加一場鬥牛賽的前夕,荷西回來了,對於卡門的變心,荷西苦苦哀求,卻仍無法挽回卡門的心。就在鬥牛場當艾斯卡米洛凱旋時,荷西在一陣扭打之後將利劍刺入卡門的胸膛,結束了這位吉普賽女郎的生命。

達利在創作卡門系列的版畫時已六十六歲,在卡門系列中他一改先前的畫風,反而以豐富而鮮艷的色澤來呈現西班牙式的熱情,整個系列總共25幅版畫,細細地描繪出故事中激昂而又動人的情節,尤其是最後一幅署名為「Whoever Takes Carmen Away Must Pay with His Life」的畫作,用一把染著鮮血的刀宣告著,「取走卡門性命的必將以命償命」,血淋淋未曾舒緩的張力更是令人為之動容。或許這一句用詞激烈的誓言也是達利向世人宣告他對卡拉狂熱而堅定的愛情!

1982年,卡拉過世,達利懷著悲慟的心情,以米開朗基羅的「聖殤 Pieta」為藍本,畫了一幅充滿悲戚之情的作品來表達對卡拉的追思:

卡拉離開人世之後,達利也完全放棄生存的念頭,不久之後也隨卡拉而去,兩人之間長達半個世紀的相知相隨終究歸入塵土、灰飛煙滅

By Pongo (April 20, 2013)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