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看了四篇有關傅立克美術館的珍藏,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最後的巡禮,畢竟傅立克美術館是私人收藏的展示空間,許多名作的展示並沒有刻意的安排,反而像是居家裝潢般的輕鬆自在,因此在參觀的過程常會在不經意的角落發現一些大師的作品,這也是參觀傅立克美術館最大的樂趣。

傅立克美術館-05-31.jpg   

除了上一篇所介紹的畫作之外,西側藝廊還有幾幅珍貴的名作,其中值得特別一提的便是拉突爾的作品「The Education of the Virgin」:

傅立克美術館-05-01.jpg   

「拉突爾 Georges de La Tour」的作品非常稀少,屬於個人收藏的珍品更是十分罕見,這位曾被世人遺忘長達三個世紀的畫家,是巴洛克時期以燭光見長的畫家,畫作中常呈現一種樸實的美感,尤其只用一盞燭光,因此明暗的對比十分強烈,也更富於情感的表達,整體而言,他的畫作十分的恬靜安詳,細膩滑柔,讓觀賞者的心情也隨之沉靜了下來。 

看過西側藝廊之後,我們來到連接西側藝廊與東側藝廊的橢圓形展廳,這個展廳主要是展示Anthony van Dyck的作品,前面幾篇文章中我們已經陸續介紹過他的三件作品「Marchesa Giovanna Cattaneo」、「Frans Snyders」以及「Margareta Snyders」,今天介紹的則是他的其他肖像畫作,包括「Anne, Countess of Clanbrassil」:

傅立克美術館-05-02.jpg   

「Portrait of a Genoese Noblewoman」:

傅立克美術館-05-03.jpg   

「James, Seventh Earl of Derby, His Lady and Child」:

傅立克美術館-05-04.jpg   

以及「Sir John Suckling」:

傅立克美術館-05-05.jpg   

大家對「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或許比較陌生,這裡稍微介紹一下。范戴克是英國著名的肖像畫師,也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首席宮廷畫師,但由於他所繪製的肖像畫都會刻意美化畫中人物,有時甚至因為過度修飾而失去肖像畫應保有的真實感,此舉雖然經常引發正反雙方的爭議,但他的畫作所呈現的古典騎士風格卻備受推崇,對後續英國畫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橢圓形展廳唯一一件不屬於Anthony van Dyck的作品是「King Philip IV of Spain」:

傅立克美術館-05-06.jpg   

這件作品是由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所繪製,熱愛藝術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浦四世非常欣賞維拉斯奎茲的才華,不但成為他主要的贊助者,甚至還頒佈一道命令,宣告只有維拉斯奎茲被准許繪製國王的肖像,由此可見菲利浦四世對維拉斯奎茲的重視。 

接著我們穿過橢圓形展廳來到東側藝廊(East Gallery),這裡主要展出「歌雅Goya」、「葛雷科El Greco」、「竇加Degas」、「馬奈Manet」、「雷諾瓦Renoir」、以及「惠斯勒 Whistler」等大師的作品。 

我們就從入口右邊順著逆時針方向來欣賞畫作,首先是William Hogarth所繪製的「Miss Mary Edwards」:

傅立克美術館-05-07.jpg   

William Hogarth是肖像畫家,但真正讓他在畫壇佔有一席之地的卻是他的諷刺畫「啤酒街」和「琴酒巷」,畫中啤酒街的人們快樂而充滿生氣,對照著琴酒巷中的人們則是昏沉糜爛而漫不經心,用以警示過度沉迷於酒精可能帶來嚴重的失序與危難。

傅立克美術館-05-08.jpg   

接下來則是矯飾主義大師「葛雷科El Greco」的「Purification of the Temple」:

傅立克美術館-05-09.jpg   

畫中描繪了聖經中的一段故事,葛雷科似乎特別鍾愛這個主題,前前後後畫了六七幅同樣主題的作品,最早的一幅出現在1568年,當時葛雷科的作品尚未呈現矯飾主義的特色,因此人物的比例並未刻意拉長。

傅立克美術館-05-10.jpg   

第二幅則出現在1570年,比較怪異的是畫面右下角出現的四個頭像,這四位是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師人物,由左至右分別為Titian、Michelangelo、Clovio、Raphael,四個頭像的出現讓整幅畫作顯得有點突兀,讓人想起美國Rushmore四位總統的巨型頭像:

傅立克美術館-05-11.jpg   

傅立克美術館-05-12.jpg

事隔多年後,葛雷科在1600年又畫了一系列的「Purification of the Temple」,總共有三幅,其中包括傅立克美術館所珍藏的這一幅,從中可看出此時葛雷科的畫作已呈現出矯飾主義刻意拉長人物身軀的特色:

傅立克美術館-05-13.jpg     

傅立克美術館-05-14.jpg  

接下來這一幅作品則是西班牙畫家哥雅的「打鐵匠 The Forge」:

傅立克美術館-05-15.jpg   

「哥雅 Francisco de Goyay Lucientes出身於西班牙亞拉岡的一個鍍金匠家庭,西班牙宮廷首席御用畫師,他對維拉斯奎茲也十分推崇,他的許多繪畫都是承襲著維拉斯奎茲的風格。雖然哥雅貴為首席御用畫師,但由於他歷經了政局的動盪不安,目睹宮廷的腐敗與戰爭的可怕,讓他對王室貴族十分的厭煩輕視,反而熱切期待社會政治改革運動。在「打鐵匠」這幅作品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哥雅他拙樸而雄渾的筆觸,毫不做作地呈現最原始的情緒,簡單幾筆就勾勒出鐵匠們工作時專注的神情。

傅立克美術館-05-16.jpg   

哥雅最受爭議的畫作是現存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中的「裸體的瑪哈The Maja Desnuda」和「穿著衣服的瑪哈The Maja Vestida」:

傅立克美術館-05-17.jpg   

「瑪哈」在西班牙語指的就是「女子」之意,其實畫中的瑪哈就是愛上了哥雅的阿爾巴公爵夫人,據說是因為「裸體的瑪哈」被當時保守的西班牙社會抨擊,更懷疑哥雅和阿爾巴公爵夫人有染,因此哥雅趕緊另外畫了一幅「穿了衣服的瑪哈」,來平息眾人的批評。 

接著則是「馬奈Édouard Manet」的作品「鬥牛The Bullfight」:

傅立克美術館-05-18.jpg   

馬奈一直是頗受爭議的畫家,他的繪畫技巧十分受到肯定,但他創作的主題卻總是引發騷動,在藝術與大師系列有詳盡的介紹,有興趣不妨參閱【印象派】馬奈—顛覆傳統保守思維的藝術家。「鬥牛The Bullfight」這幅作品原本是「An Incident in the Bullring」作品中的一部份,各位可以從畫作最底部被切割的牛僅僅露出一小部份的牛角看出一些端倪,有人甚至用此來推測完整的原圖應該是如此:

傅立克美術館-05-19.jpg   

因為該作品描繪鬥牛場上鬥牛士慘死的不祥與血腥畫面,因此遭到官方沙龍的退件,馬奈一氣之下就將作品分割,分割下的另一部份作品則是「鬥牛士之死The Dead Toreador」:

傅立克美術館-05-20.jpg   

傅立克收藏品中還包括「巴比松畫派 Barbizon School」及「印象畫派 Impressionism」的作品,其中不乏名師之大作,這裡先一睹為快。首先是巴比松畫派「米勒 Jean-François Millet」所繪製的「縫衣服的女子 Woman Sewing by Lamplight」:

傅立克美術館-05-21.jpg   

相較於巴比松畫派的其他藝術家,米勒的畫作顯得更加的純樸,同樣是以農村為背景,米勒較少單純描繪風景,反而著重於鄉村小人物的勤奮卑微與刻苦耐勞,讓人感覺到天蒼地緲的一種悲苦與心酸。 

傅立克所收藏的印象派畫作除了之前所介紹「莫內」的「Vétheuil in Winter」之外,還包括素有「快樂畫家」封號的印象派大師「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的「母與女 La Promenade (Mother and Children)」:

傅立克美術館-05-22.jpg   

以及喜歡畫芭蕾舞者的印象派大師「竇加 Edgar Degas」的「彩排 The Rehearsal」:

傅立克美術館-05-23.jpg   

此外還有Jean-Simeon Chardin所繪的Lady with a Bird-Organ:

傅立克美術館-05-24.jpg   

先前曾經介紹過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第一任院長Sir Joshua Reynolds所繪的另一幅肖像畫作「General John Burgoyne」,相較於先前介紹的仕女肖像,這一幅顯得十分陽剛,將軍的豪氣表露無遺:

傅立克美術館-05-25.jpg   

John Hoppner的作品:

傅立克美術館-05-26.jpg   

John Hoppner原本擅長風景畫,後來受到Sir Joshua Reynolds的啟發而專攻人物肖像,從他的作品中依稀可以窺見Reynolds對他的影響:

傅立克美術館-05-27.jpg   

法國肖像畫家Jean-Baptiste Greuze的作品The Wool Winder:

傅立克美術館-05-28.jpg   

美國籍的印象派畫家James McNeill Whistler所繪的肖像作品:

傅立克美術館-05-29.jpg   

最後則是Jean-Baptiste Pater的作品「The Village Orchestra」,Pater曾受教於洛可可大師「華托Antoine Watteau」門下,因此他的作品也充滿著洛可可的溫馨與精緻:

傅立克美術館-05-30.jpg   

如此一路看下來,不知各位是否對各流各派的畫風差異有比較明顯的感受,或許這是參觀傅立克美術館的另一項收獲吧,畢竟以一個私人收藏而言,能涵蓋如此豐富而多元的畫作實屬不易,能在同一時間瀏覽文藝復興、新古典、寫實、自然、印象…這麼多的畫派,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個機會,如果你有空到紐約,記得一定要來傅立克美術館。 

不只是珍藏的藝術品,整個美術館的各個廂房、走道、玄關等等的裝潢都充滿著藝術氛圍,走訪美術館的同時也可欣賞這些精緻的裝飾藝術,享受宛如宮庭般之豪華與典雅:

傅立克美術館-05-33.jpg    

傅立克美術館-05-32.jpg   

當然傅立克美術館還有許許多多珍貴的繪畫及雕塑作品,很難在文章中一一介紹,不妨親身探訪一下,好好享受一場心靈的震撼與視覺的饗宴! 

By Pongo (Nov. 16, 2013) 

註:本系列 (世界美術館)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延伸閱讀:

【巴比松畫派】米勒—展現悲天憫人的真誠關懷

【印象派】雷諾瓦—活力無限的快樂畫家

【印象派】馬奈—顛覆傳統保守思維的藝術家

【印象派】竇加—暗夜裡的印象派畫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