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篇文章走訪過德儂館的中央門廳「德儂沙龍 Salon Denon,本篇則進入德儂館左側的「達魯展廳 Salle Daru」繼續欣賞法國大型藝術畫作。

典藏羅浮宮-020-01.jpg   

達魯廳所展示的內容都屬於「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ism」的作品。在西洋美術史歷經了中世紀末的黑暗時期後,到了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在以達文西、拉斐爾及米開朗基羅為首的藝術家們共同掀起了近兩佰年的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時期所倡導的古典主義在進入十七世紀時逐漸轉變成誇張的矯飾主義、浮華的「巴洛克Baroque」及十八世紀的「洛可可Rococo」藝術風格,到了十九世紀初才又在學院派藝術家的主導下,展開對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的反動,希望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主義,反對華麗的裝飾,以返樸歸真的風格來突顯藝術的崇高象徵,這個以官方為主的學院派藝術家我們便統稱為「新古典主義」 

典藏羅浮宮-020-02.jpg     

從「德儂沙龍 Salon Denon」進入「達魯展廳 Salle Daru」,同樣是磚紅色的牆面,展示廳內有許多的巨幅畫作,甫一進入便被這宏偉的氣勢所震攝,現在就讓我們將這個展廳由右至左逆時針方向仔細巡禮一番。

典藏羅浮宮-020-03.jpg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的作品 Oedipus and the Sphinx:

典藏羅浮宮-020-04.jpg     

這故事是描述底比斯的國王伊底帕斯 Oedipus 遇見了獅身人面獸司芬克斯 Sphinx,司芬克斯出了一道謎題,伊底帕斯若答對了就可以免於一死,這就是著名的 Sphinx Riddle,題目是「什麼動物早上用四隻腳行走,中午用兩隻腳,到了夜晚就用三隻腳」,伊底帕斯回答是「人類,出生時在地上爬行、青壯時期用雙腳行走,到了老年扶著拐杖就成了三隻腳」,司芬克斯聽到伊底帕斯答出正確的解答後便投入海中自盡而亡,安格爾這件作品便是描繪這個場景。 

繼續往左移動,緊接著看到的是 Pierre-Paul Prud'hon 的作品「The Abduction of Psyché」,愛神丘比特愛上了凡人女子賽姬便請西風之神 Zephyrus 將她帶回天界,Prud'hon 這件作品所描繪的就是西風之神將賽姬帶回天界交給丘比特時的場景但顯然 Zephyrus 一個人抬不動,只好特別央請小天使來協助,是一件相當有趣的畫作:

典藏羅浮宮-020-05.jpg   

接下來的畫作同樣是安格爾的作品,這是一件大型畫作「The Apotheose of Homers」:

典藏羅浮宮-020-06.jpg   

或許是受到「拉斐爾 Raphael」經典大作「雅典學院 The School of Athens」的影響,安格爾這件作品中的每一位人物也都是古代或當代的名人,正中央端坐著接受神格化加冕的便是主角「荷馬 Homers」,前方台階上則坐著兩位女繆思,橘色衣服的是「伊里亞德 Iliad」,綠衣則是「奧德賽 Odyssey」:

典藏羅浮宮-020-07.jpg  

典藏羅浮宮-020-08.jpg   

左邊穿藍衣的是「阿貝里斯 Apelles」,手裡牽著「拉斐爾 Raphael」,站在Raphael身旁的則是「維吉爾 Virgil」,Virgil下方則是「但丁 Dante」:

典藏羅浮宮-020-09.jpg      

其他如米開朗基羅、亞里仕多德、柏拉圖、蘇格拉底等人都在其中,另外還有當代的文學家、音樂家及科學家,他們都來參與荷馬的加冕大典,或許這些名人都純粹來觀禮,相較於拉斐爾雅典學院中的名人每位都各具特色,很容易從他們的動作或手中的道具辨識出身份,安格爾的這件作品似乎遜色不少。

典藏羅浮宮-020-10.jpg   

在這幅畫的下方還有幾幅安格爾的肖像作品Count Louis-Mathieu Molé

典藏羅浮宮-020-11.jpg   

以及「The composer Luigi Cherubini and the muse of lyric poetry」:

典藏羅浮宮-020-12.jpg   

在畫作前方的是作曲家 Luigi Cherubini,站在作曲家後方的則是音樂繆思,繆思伸手為作曲家加持,意味著這位作曲家的靈感彷彿來自神助,相當富有趣味性。從安格爾這兩件肖像畫便可看出他作畫時純熟的技巧,把每一個細節都描繪得如此細膩生動,簡直可比高畫質的相機所拍攝的照片,這也是新古典畫派的一大特色。 

再往左方移動緊接著這一幅則是「雅克路易大衛 Jacques Louis David」晚期流亡比利時布魯塞爾時所繪製的肖像畫畫中人物是皇室家族成員「Juliette de Villeneuve」:

典藏羅浮宮-020-13.jpg   

十八世紀的法國在路易十五的統治之下,當時的社會洋溢著一片奢華享樂以及愛慾交織的風氣中,纖細和輕快的洛可可藝術風格成為當時的主流,其風格特色在於清淡鮮明的顏色和精緻的曲線構圖,但隨著路易十五被送上斷頭台,洛可可藝術也逐漸沒落。1797年拿破崙掌權,為了端正社會存在已久的奢華風氣,便任用「雅克.路易.大衛 Jacques Louis David」為首席宮廷畫師,展開一系列的復古運動,「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al Style」在此時逐漸成形,一方面重振古典時期的希臘、羅馬文化,另一方面也為拿破崙創作了許多大型歌頌作品來記錄拿破崙不可一世的風光與如日中天的氣勢,於是大衛也因此成為新古典主義的中心人物,「安格爾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在十七歲時為準備參加羅馬大奬而進入大衛的門下學習,在大衛的眼裡,安格爾是十分勤奮而又具有天份的藝術家,因此也對他有更多的指導,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我們可以陸續欣賞到更多這兩位師徒精彩的作品,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By Pongo Jan. 20, 2018 

延伸閱讀 

 

註:典藏羅浮宮系列文章中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