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di Buonarroti (1475 – 1564)

文藝復興盛期 義大利.佛羅倫斯

米開朗基羅在接連完成「聖殤 Pieta」和「大衛 David」雕像之後,他的才華便受到當時主教朱利安二世 Julius II 的賞識,於是主教便委託米開朗基羅為他設計陵墓。

Tomb of Pope Julius II.jpg

這可說是一個歷經波折的專案,在 1505 年當米開朗基羅接到主教的委任後便首次提出專案構想,原本是規劃在聖彼得大教堂建造一座三層樓城堡式的寬廣墓園,其中還包括47座比真人尺寸還要巨大的雕像,但由於經費短絀而一再延宕,這段時間裡米開朗基羅倒是接受了另一項重大的委託: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 西斯汀禮拜堂 (Sistine Chapel) 的穹頂壁畫「創世紀 Genesis」,反而造就他生涯的另一高峰。

1508至1512年在創作「創世紀」壁畫過程中,米開朗基羅始終也沒有忘記這個墓園專案,他陸續按著他的手稿創作了一系列的奴隸,其中垂死的奴隸 Dying Slave 和被捆綁的奴隸 Rebellious Slave 就是在這段期間所創作,只是後來一直沒將它納入墓園,反而被一位法國貴族買走,目前則在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德儂館 (Denon Wing) 展出,也成為羅浮宮唯二的兩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Dying Slave.jpg    

Rebellious Slave.jpg

1513 年教宗過世之後整個墓園規劃內容也不斷縮水,由1505的初版、1513年的二版、1516年的第三版,直到1932的最終定案,從研究機構依據考證資料所複刻出來的設計圖便可一窺端倪:

1505 Project.png

1513 Project.png

1516 Project.png

1532 Project.png

1532 年正式動工時規模已縮小至原先的三分之一,大約只剰一面牆的大小,地點也由規模宏偉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改到羅馬近郊的聖彼得鎖鏈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incoli,也是我們現今看到的模樣:

48031493193_2784f238f6_b.jpg

墓園正中央端坐著的先知是聖經出埃及記中所描寫的猶太領袖摩西 Moses

Moses 01.jpg

摩西最有名的事蹟便是他接受了上帝所頒佈的十誡 Ten Commandments,以及他率領以色列子民逃離埃及時用手杖劈分紅海的驚人神力,在米開朗基羅的這座雕像中也不難看出一些暗喻。

摩西綣曲的一大把鬍鬚就像是紅海滾滾的浪濤:

Moses 02.png

挾在腋下的石版便是十誡,令人好奇的是米開朗基羅並沒有讓摩西將十誡捧在手上,而是輕鬆地挾在腋下,似乎在表明以一位藝術家的觀點真正關心的是自由表達意念的彈性,對宗教的十大誡律和限制反而不是那麼的重視。

Moses 04.jpg

整個墓園的設計雖然極為精簡,但摩西雕像仍保有米開朗基羅固有的氣勢,尤其是近距離觀賞,無論是摩西烔烔發光的眼神,以及若有所思的表情:

Moses 03.jpg

強而有力的手掌與充滿張力的肌肉線條:

Moses 05.jpg

在摩西身旁的兩座雕像則分別是 Leah 及 Rachel,根據聖經創世紀中的記載,她們兩位都是 Laban 的女兒,同時也都嫁給了牧羊人 Jacob,而 Jacob 則是以色列人共同的祖先:

Leah.jpg

Rachel.jpg

除此之外,墓園其他的雕像則是由米開朗基羅的徒弟來完成,但整體而言還是具備一致的水準,值得仔細觀賞:

Detail 01.jpg

Detail 02.jpg

Detail 03.jpg

或許就是因為朱利安主教墓園的設計一改再改,讓米開朗基羅無法專注去完成,因此整個墓園的施工一直拖延到 1545 年才算大功告成,這段期間米開朗基羅還完成了另一件墓園作品,這便是充份展現出米開朗基羅人生哲理的梅迪奇家族墓園,在下一篇文章中就藉由這座墓園的設計來和大家來聊聊中年時期的米開朗基羅對生命的另一種詮釋。

By Pongo (April 17,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