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迷上おまかせ無菜單料理了。
除了可以省去點餐的時間,最主要的還是可以享受師傅精心設計搭配的料理,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還多了一份心靈的喜悅。おもかせ講的本來就是服侍的心意,相同的食材在師傅的巧手慧心之下往往會帶來更多的驚喜,迷上無菜單料理就是迷上這種氛圍。
這次選中的是位在延吉街巷弄中的「七道」,一間十分不起眼的小巧日式居酒屋。
事先電話預約時老板娘會先問人數、價位、用餐習慣、生熟食比例…,如何有任何食材不喜歡的都可以事先交代,算是十分貼心的做法。電話中我點了1,500的餐,沒有任何不吃的食材,生熟各半,其他完全交給師傅去安排。
用餐當天我選了板前的座位,正對著師傅的料理區,我最喜歡這個座位,最適合與師傅有近距離的互動,讓整個用餐過程更加愉快,而且還可以學到不少日式料理的知識。
板前料理盤上放置著牛蒡、大根,還有手工現磨的芥末,這是我剛入座時師傅現場準備的,我喜歡這種感覺,現場手作,有一種歡迎、迎賓的親切感,一種很日式的禮數。
先付是一道「菠菜、魚漿」:
這是一道冷菜,菠菜集成一束墊底,上面是用魚漿做成的小方磚,再撒上一些油蔥酥和滿滿的柴魚片,最後淋上特製醬汁,很順口,尤其是脆脆的菠菜令人驚豔,簡單的食材卻用巧妙的烹製手藝帶來完全不同的口感:
「魚卵、豆皮、杏鮑菇」,也是一道冷菜,表現平平:
「甜蝦」,純粹吃新鮮的口感:
「金目鯛」,帶皮的金目鯛,魚皮在微炙之後帶著淡淡的香氣:
「角鰈鮨邊」,鰈魚和比目魚都屬於外形扁平的魚種,因此鮨邊肉都比較寬,賣相較佳,鮨邊肉軟嫰多汁,含在嘴裡,舌頭稍微頂一下便整個化開,是我最喜歡的一道料理:
「干貝」,新鮮又大顆的干貝微炙之後撒一些蔥花,捲著清脆的海苔入口,軟軟的干貝配上脆脆的海苔,小小的創意卻大大提高干貝的口感:
接下來,師傅喝了一口紅酒後便小心翼翼的切著白帶魚,喜歡坐在板前看著師傅專注的表情,那種神情就好像是在感謝大海恩賜食物的那種謙卑:
第一次吃到日本進口的白帶魚生魚片,一圈一圈的肉質紋理清晰可見,紮實的口感也相當令人難忘:
「白魽」,油脂豐富,微炙之後更加滑順:
「冬蟲豆腐」,豆腐清爽,上面這個根莖類的食物不知名為何物,長得像冬蟲,姑且就叫它做冬蟲吧:
「蒜蒸剝皮魚」、剝皮魚肉質鮮美,但蒜味太過濃郁,完全蓋去魚的香氣:
「鯃魚」:
「鰤魚」:
「青魽握壽司」,青魽用刀劃出許多條細紋,整個入口後的嚼勁完全不同:
「糊麻豆腐、茼蒿、鮑魚、昆布絲」,糊麻豆腐香氣十分濃郁,但鮑魚稍嫌太硬,咬起來有點辛苦:
「鯃仔魚一夜干」
「味噌魚頭湯」
結尾當然少不了簡單的甜點,
這間店整個用餐的空間並不大,也不講究排場,沒有太多擺飾及裝潢,座位不多,很有居家的感覺,即使客滿也不嫌吵雜,我很喜歡這種小店,吃這一類無菜單料理享受的就是一種自在與輕鬆,這家店的氛圍正合我意,但論起手藝或食材只能說差強人意,並沒有太多的驚喜。
電話:02-257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