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術與大師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西洋美術總目錄 (按年代序)

文藝復興時期    
喬凡尼.貝里尼 Giovanni Bellini 威尼斯畫派
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拉斐爾 Raphael  
科雷吉歐 Antonio Correggio  
提香 (提齊安諾.維伽略) Tiziano Vecellio  
丁托列多 Tintoretto 威尼斯畫派
維洛尼斯 Paolo Veronese 威尼斯畫派
艾爾.葛雷科 El Greco  
巴洛克藝術    
卡拉瓦喬 Michelangelo Caravaggio 卡拉瓦喬畫派
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荷蘭黃金時期
喬治.拉突爾 Georges de La Tour  
尼古拉.普桑 Nicolas Poussin  
喬凡尼.羅倫佐.貝尼尼 Giovanni Lorenzo Bernini   
維拉斯奎茲 Diego Velazquez  
安東尼.范戴克 Anthony Van Dyck  
林布蘭特 Rembrandt, Van Rijn 荷蘭黃金時期
夏爾.勒.布朗 Charles Le Brun  
維梅爾 Johannes Vermeer 荷蘭黃金時期
洛可可藝術    
華托 Jean-Antoine Watteau  
安東尼奧.卡那雷托 Antonio Canaletto  
夏丹 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布雪 Francois Boucher  
福拉哥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  
喬治.羅姆尼 George Romney  
約翰.辛格萊頓.科普里 John Singleton Copley  
荷西.德.哥雅 Francisco José de Goya  
新古典主義    
賈克.路易.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  
約翰.斐拉克曼 John Flaxman  
吉勃特.斯圖爾特 Gilbert Charles Stuart  
伊莉莎白.薇潔 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  
安東尼奧.卡諾瓦 Antonio Canova  
湯馬士.勞倫斯 Thomas Lawrence  
貝特爾.托瓦爾森 Bertel Thorvaldsen  
多米尼克.安格爾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浪漫主義    
安托萬.尚.格羅 Antoine-Jean Gros  
威廉.透納 William Turner  
約翰.康司坦伯 John Constable  
湯瑪斯.沙利 Thomas Sully  
西奧多.傑利柯 Théodore Géricault  
歐仁.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  
杜米埃 Honore Daumier  
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    
柯洛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巴比松畫派
泰奧多爾.盧梭 Théodore Rousseau 巴比松畫派
尚.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çois Millet 巴比松畫派
夏爾.弗朗索瓦.多比尼 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  
古斯塔夫.庫爾貝 Gustave Courbet  
亞歷山大.卡巴內爾 Alexandre Cabanel  
歐仁.布丹 Eugène Louis Boudin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尚.巴蒂斯.卡爾波 Jean-Baptiste Carpeaux  
朱爾斯.布荷東 Jules Breton  
但丁.加百利.羅塞帝 Dante Gabriel Rossetti  
印象主義    
卡米耶.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愛德華.馬奈 Édouard Manet  
伯恩.瓊斯  Edward Coley Burne-Jones  
艾德加.竇加 Edgar Degas  
阿爾弗雷德.西斯萊 Alfred Sisley  
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丹尼爾.李奇威.奈特 Daniel Ridgway Knight  
克勞德.莫內 Claude Monet  
奧古斯特.羅丹 Auguste Rodin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  
貝絲.莫莉索 Berthe Morisot  
亨利.盧梭 Henri Rousseau  
保羅.高更 Paul Gauguin  
邁可.安契爾 Michael Ancher  
文森.梵谷 Vincent van Gogh

 

卡羅.拉森 Carl Larsson  
喬治.秀拉 Georges Seurat  
威廉.貝克 William Bliss Bake  
古斯塔夫.克林姆 Gustav Klimt  
保羅.席涅克 Paul Signac  
羅特列克 Toulouse Lautrec  
百花齊放、開枝散葉之現代藝術  
愛德華.孟克 Edvard Munch  
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亨利.馬諦斯 Henri Matisse  
巴布羅.畢卡索 Pablo Picasso  
馬克.夏卡爾 Marc Chagall  
胡安.米羅 Joan Miro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布羅.畢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 (1881 – 1973)

立體畫派 西班牙.馬拉加

1906年,巴黎地區最有聲望的藝品交易商 Gertrude Stein 為畢卡索和馬諦斯 舉辦了一場聯合展覽,這種盛會吸引了許多藝術界人士前來觀賞,幾乎所有藝評都一面倒地稱讚馬諦斯不愧為當今最有創造力和影響力的畫家,而讓畢卡索十分嫉妒的不僅僅是馬諦斯獨享的盛名,更讓畢卡索眼紅的是馬諦斯野獸派那種色彩繽紛而又大膽的創新風格,畢卡索知道他如果要創造出顛覆現代藝術的全新感官視野,他就必須尋求一種比野獸派更創新、更狂野、更醜陋、更震撼的風格,如此才能徹底超越野獸派的馬諦斯,成為藝壇上的第一人。

(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布羅.畢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 (1881 – 1973)

立體畫派 西班牙.馬拉加

或許是14歲時畢卡索的妹妹死於白喉,再加上最好的朋友卡洛斯 (Carles Casagemas) 因單戀 Germain 而自殺身亡,而畢卡索卻與 Germain 發生戀情,20歲左右的畢卡索似乎因背叛好友而陷入了一種憂鬱孤寂的情緒當中,這段時間他的畫作多半是以灰藍為主調,繪畫的題材也都與苦難和悲劇有關,後人把這段時間的作品歸類為藍色時期 (Blue Period, 1901 to 1904)。

 

(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布羅.畢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 (1881 – 1973)

立體畫派 西班牙.馬拉加

畢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一個令我嘆服又讓我不能認同的天才,令我嘆服的是他對藝術美學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不斷超越自我的創造力,而讓我不能認同的是他對感情的善變,玩世不恭的態度和自私暴戾的脾氣,但無論如何,他仍是舉世公認的藝術天才。

Pablo_picasso_1.jpg

畢卡索曾經不只一次提到:「風格對於畫家而言是最危險的敵人」。他也承認自己的畫作從來沒有一個固定形態,所以也沒有風格。畢卡索一生對於任何一個畫派的創作風格幾乎都是從學習、質疑、解構、叛離,直到創造另一個全新的樣貎才會罷休,就是這種永不安定的特質,造就了他多元而豐富的作品,他一生創作油畫1,876件、素描7,089張、雕塑1,335件、陶藝2,880件、版畫18,000張。從來没有任何一位藝術家的風格如此的乖離與多變,他解構造型、解構線條,卻從來不甘心在某種藝術形式久留,即便他是立體派的創始者之一,但終其一生都還在追尋下一個自我。

畢卡索的父親是一位畫家,也是藝術學院的教授,因此畢卡索從出生就承接了繪畫的基因,四歲時便開始學習創作,到了十三歲時他的繪畫技巧就超越了他的父親,還傳說他的父親在看過他的畫作之後便發誓從此不再動筆作畫,不過想想畢爸何苦如此,青出於藍本是美事一樁,父子聯作豈不更是錦上添花,就此封筆實在是太可惜了。所幸這只是畢爸一時感嘆的自言自語,不久之後畢爸還是持續有一些創作作品。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藝術天才年僅13歲時的作品,Man in a beret:

1895-Man in a beret.jpg

The Barefoot Girl:

1895-The Barefoot Girl.jpg

The Old Fisherman:

1895-The Old Fisherman.jpg

13歲就有如此功力,說他是藝術天才神童一點也不為過,也難怪畢卡索的父親會自嘆弗如了。

到了1896年,畢卡索以一幅 The First Communion (第一次聖餐) 以及 Portrait of Ann Pepa 展現了過人的才華,以一個不過是一個13、14歲的小孩能持續創作出如此精緻動人的畫作真的讓人驚喜不已,因此畢卡索便開始受到極大的關注:

1896-The First Communion.jpg  

1896-Portrait of Aunt Pepa.jpg

在他父親的指導之下,這兩件作品完全是道道地地寫實的學院派風格,一切都中規中矩,雖然佳評如潮,但畢卡索似乎也不當一回事,繼續在藝術的領域中不斷地摸索,他總覺得這些作品中好像少了些什麼。

為了滿足父親的要求,畢卡索持續用傳統學院派的風格進行創作,他的這件作品 Science and Charity 所使用的技法已經十分純熟,但在細節的處理上顯得有點漫不經心,由此也可看出畢卡索不想被傳統束縛的心態,當然這件作品也獲得極大的迴響,也是畢卡索第一件得奬的作品。

1897-Science and Charity.jpg

1897年,畢卡索轉到首都馬德里接受正規的藝術課程,以他的個性當然不可能乖乖留在課堂上習作,逃學的他經常跑到位在馬德里市中心的 Prado Museum 去觀摩名家的畫作,尤其是西班牙巴洛克時期知名大師維拉斯奎茲 (Diego Velazquez)、浪漫主義大師哥雅 (Francisco Goya)、以及矯飾主義大師葛雷科 (El Greco) 的作品讓他印象十分深刻,他同時也認清了一個事實:傳統的學院派寫實風格再也滿足不了他強烈的企圖心,他不要被封鎖在僵固的特定風格,他必須為自己找到一個出口。

1898年,畢卡索開始嚐試將葛雷科矯飾主義 (Symbolism) 融入他原有的寫實風格之中,隨後便開啓他短暫的現代主義時期 (Modernism Period, 1899-1900),這段期間他還參考了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大師羅特列克 (Toulouse Lautrec)、以及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大師孟克 (Edvard Munch) 的作品,這為期兩年的創作過程對畢卡索而言就好像是在進行一連串的實驗,他不斷地企圖透過改變和重組來找到一個完完全全屬於他自己的風格,一種與眾不同、無人能及的創新風格。

1900,畢卡索第一次來到了巴黎,當時的巴黎已經是全歐洲最商業化的地區,同時也是藝文風氣最為盛行的城市,1900世界博覽會就剛好在巴黎舉行,而畢卡索有一幅畫作入選在這次的博覽會中,他原本得意洋洋地認為自己一定會因此一鳴驚人,但在他親自觀摩了來自世界各地知名大師的參展作品後,他心知肚明,他離大師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他必須更努力才能出人頭地。

在巴黎停留期間,畢卡索觀摩了許多大師的作品,像是德拉克洛瓦 (Eugene Delacroix)、馬奈 (Edouard Manet)、莫內 (Claude Monet)、雷諾瓦 (Auguste Renoir)、竇加 (Edgar Degas)、羅特列克 (Toulouse Lautrec),他也藉由不斷地觀察與臨摩試著去找出這些名家的繪畫技巧,希望有朝一日能超越他們。當時在巴黎蒙馬特地區有些著名的磨坊派對,是社交名流聚集之處,畢卡索也常常出現在這些地方,尤其是人氣最高的 Moulin de la Galette,雷諾瓦和羅特列克經常以它為主題繪製了許多畫作,於是畢卡索也如法泡製,也畫了一幅以舞會為場景的作品:

1900-Moulin de la Galette.jpg

這件作品果然引發了一些藝壇人士的注意,一位當地知名的藝術經紀商立刻買下了這幅畫作,畢卡索大為振奮,心裡盤算著,如果他的畫作能夠大賣,他就可以留在巴黎繼續創作,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快速崛起,成為藝壇的明日之星。正如他所料,當時巴黎有一位知名的藝評及策展人相中畢卡索的才華,並準備為他舉辦一場小型的個展,於是畢卡索瘋狂地開始為這場個展進行創作,並在此時他開始用 Picasso 這個名字在他的畫作上簽名 (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其中Ruiz是父姓,Picasso是母姓,或許他覺得 Picasso比較順口,也比較響亮,因此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完全以 Picasso 這個名字勇闖江湖)。

1901-Le Gourmet.jpg    

1901-Old Woman.jpg

這場個展十分成功,在巴黎的藝評人甚至把這場個展稱為「西班牙的入侵」,展出的作品幾乎都被一掃而光,畢卡索於是光榮地贏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場戰役,此時他還只是個未滿20歲的年輕人。

可惜好景不常,就在此時他最要好的朋友卡洛斯 (Carlos Casagemas) 因單戀 Germaine Gargallo 求婚被拒而自殺身亡,這件事讓畢卡索十分難過,他們幾位年輕人是經常在一起的好伙伴,畢卡索的 Germaine 及 Saltimbonques Harlequin and his Companion 這兩件作品畫中的女主角就是 Germaine:

1900-Germaine.jpg

1901-Saltimbonques Harlequin and his Companion.jpg

好友的自殺讓畢卡索十分消沉,卡洛斯的影子時常會回到他的腦海裡,畢卡索於是畫出了他對好友的懷念與不捨:

1901-the-death-of-casagemas.jpg  

1901-the death of casagemas.jpg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畢卡索在好友死後不到兩週的時間就與 Germaine 發生新的戀情,而20歲左右的畢卡索似乎也沒有因為這段戀情而感到開懷,反而是因為背叛好友而陷入了一種憂鬱和懊悔的情緒當中,於是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他的畫作多半是以灰藍色為主調,畫中的主角多半是盲人、乞丐、妓女、老人,繪畫的題材也都與苦難、孤獨、悲劇有關,或許是想藉此向他的好友贖罪,由於畫作多半是以灰藍色為主,於是人們便把畢卡索這段時間的作品歸類為藍色時期 (Blue Period, 1901 to 1904)。

(待續…)

By Pongo (June 01, 2021)

延伸閱讀: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di Buonarroti (1475 – 1564)

文藝復興盛期 義大利.佛羅倫斯

米開朗基羅在接連完成「聖殤 Pieta」和「大衛 David」雕像之後,他的才華便受到當時主教朱利安二世 Julius II 的賞識,於是主教便委託米開朗基羅為他設計陵墓。

Tomb of Pope Julius II.jpg

這可說是一個歷經波折的專案,在 1505 年當米開朗基羅接到主教的委任後便首次提出專案構想,原本是規劃在聖彼得大教堂建造一座三層樓城堡式的寬廣墓園,其中還包括47座比真人尺寸還要巨大的雕像,但由於經費短絀而一再延宕,這段時間裡米開朗基羅倒是接受了另一項重大的委託: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 西斯汀禮拜堂 (Sistine Chapel) 的穹頂壁畫「創世紀 Genesis」,反而造就他生涯的另一高峰。

1508至1512年在創作「創世紀」壁畫過程中,米開朗基羅始終也沒有忘記這個墓園專案,他陸續按著他的手稿創作了一系列的奴隸,其中垂死的奴隸 Dying Slave 和被捆綁的奴隸 Rebellious Slave 就是在這段期間所創作,只是後來一直沒將它納入墓園,反而被一位法國貴族買走,目前則在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德儂館 (Denon Wing) 展出,也成為羅浮宮唯二的兩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Dying Slave.jpg    

Rebellious Slave.jpg

1513 年教宗過世之後整個墓園規劃內容也不斷縮水,由1505的初版、1513年的二版、1516年的第三版,直到1932的最終定案,從研究機構依據考證資料所複刻出來的設計圖便可一窺端倪:

1505 Project.png

1513 Project.png

1516 Project.png

1532 Project.png

1532 年正式動工時規模已縮小至原先的三分之一,大約只剰一面牆的大小,地點也由規模宏偉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改到羅馬近郊的聖彼得鎖鏈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incoli,也是我們現今看到的模樣:

48031493193_2784f238f6_b.jpg

墓園正中央端坐著的先知是聖經出埃及記中所描寫的猶太領袖摩西 Moses

Moses 01.jpg

摩西最有名的事蹟便是他接受了上帝所頒佈的十誡 Ten Commandments,以及他率領以色列子民逃離埃及時用手杖劈分紅海的驚人神力,在米開朗基羅的這座雕像中也不難看出一些暗喻。

摩西綣曲的一大把鬍鬚就像是紅海滾滾的浪濤:

Moses 02.png

挾在腋下的石版便是十誡,令人好奇的是米開朗基羅並沒有讓摩西將十誡捧在手上,而是輕鬆地挾在腋下,似乎在表明以一位藝術家的觀點真正關心的是自由表達意念的彈性,對宗教的十大誡律和限制反而不是那麼的重視。

Moses 04.jpg

整個墓園的設計雖然極為精簡,但摩西雕像仍保有米開朗基羅固有的氣勢,尤其是近距離觀賞,無論是摩西烔烔發光的眼神,以及若有所思的表情:

Moses 03.jpg

強而有力的手掌與充滿張力的肌肉線條:

Moses 05.jpg

在摩西身旁的兩座雕像則分別是 Leah 及 Rachel,根據聖經創世紀中的記載,她們兩位都是 Laban 的女兒,同時也都嫁給了牧羊人 Jacob,而 Jacob 則是以色列人共同的祖先:

Leah.jpg

Rachel.jpg

除此之外,墓園其他的雕像則是由米開朗基羅的徒弟來完成,但整體而言還是具備一致的水準,值得仔細觀賞:

Detail 01.jpg

Detail 02.jpg

Detail 03.jpg

或許就是因為朱利安主教墓園的設計一改再改,讓米開朗基羅無法專注去完成,因此整個墓園的施工一直拖延到 1545 年才算大功告成,這段期間米開朗基羅還完成了另一件墓園作品,這便是充份展現出米開朗基羅人生哲理的梅迪奇家族墓園,在下一篇文章中就藉由這座墓園的設計來和大家來聊聊中年時期的米開朗基羅對生命的另一種詮釋。

By Pongo (April 17,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di Buonarroti (1475 – 1564)

文藝復興盛期 義大利.佛羅倫斯

今天要繼續來分享「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這位「藝術的哲學家」波瀾壯濶的內心世界。  

米開朗基羅一生中完成了許多令人盪氣迴腸的雕刻及繪畫作品,在繪畫方面最為人所稱道的莫過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西斯汀禮拜堂 Sistine Chapel」的穹頂壁畫「創世紀 Genesis  

就如同米開朗基羅的其他充滿哲思的作品一樣,他同樣用創世紀這一項帶有濃厚宗教人文主義的作品來控訴上帝手操生死滅絕的嚴厲與無情,整個畫作不但呈現無比宏偉壯濶的氣魄,同時也有十分細膩的小細節來描述平凡百姓在權威體制下的卑微與無奈。  

   

創世紀壁畫可說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大的藝術創作,這件曠世鉅作實際上包括九幅創世紀的故事、四幅角落圖、八幅邊圖、七位先知、五位女先知、二十位 ignudi 裸男、十幅大圓飾章、四十八位天使,米開朗基羅花了四年的時間在離地面19公尺的天花板上作畫,每天爬上爬下不說,四年仰頭作畫的結果,使得他從此佝僂變形 (各位如果有更換天花板燈管的經驗,就知道維持這個姿勢有多痛苦),且由於當時尚無油彩,而是用濕灰泥塗在天花板、再用乾粉顏料、清水製作的水性顏料在灰泥乾燥凝固前迅速作畫,這種壁畫又稱為濕壁畫(Fresco),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常用的作畫方式,米開朗基羅獨自一人完成如此鉅幅作品,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我們先依序來欣賞中軸的九幅創世紀的故事,首先是「神分光暗 Separation of Light from Darkness」,上帝用兩隻強而有力的手將光明與黑暗分開,這幅圖中的上帝獨自一人,仰著頭,似乎十分吃力地分開光明與黑暗:  

   

其次是「創造日月 Creation of the Sun, Moon, and Plants」,在這幅圖中的上帝以兩種姿態出現,一個面對前方,威嚴地展開雙臂、身邊簇擁著天使;另一個的一邊背對著我們,繞著太陽飛轉,身上的披風在風中飄動,身邊的天使卻消失了:  

   

接下來是「神分水陸 Separation of the Earth from the Waters」,上帝的臂膀以勢不可擋之態顯示了這種力量,他的雙手稍稍向前伸、手掌張開,將海水與陸地分開,身邊依然由天使護持著,但上帝的面容已不像前一幅中那麼雷霆萬鈞:  

   

在中軸的九幅創世紀故事中,最負盛名的應該算是「創造亞當 Creation of Adam」,許多的電影、雜誌、廣告CF、看板招牌都喜歡拿這個主題來發揮,創意無限,令人稱羨。但我覺得這是米開朗基羅又一次以弱者對強權的控訴:  

    

創造亞當是上帝賦予亞當生命,但整個構圖顯現的卻是亞當的無奈,從兩人的姿勢依稀可以看出,上帝進逼,亞當退却,另外從兩人的手掌也可看出端倪,上帝的手掌用力地往前伸出,而亞當的手掌卻是軟弱無力,且兩人的手指並未接觸,似乎亞當的食指只要輕輕舉起便可觸碰,為何留下這小小的隔閡,米開朗基羅的動機引發後人許多想像的空間。

   

其次是「創造夏娃 Creation of Eve」,圖中三人,上帝倨傲、夏娃卑微、亞當渾然不知,米開朗基羅又想藉此表達什麼?是否是人在神的面前是多麼的卑微,同時也突顯他對此一現象的不平:  

   

再來是「逐出伊甸園 The Fall and Expulsion from Garden of Eden」,這幅圖中的夏娃羞慚而恐懼,可是亞當卻憤怒無比的向逐出他們的天使擺手,露出憎惡與不平:

上帝決定要把整個世界用洪水淹沒,卻要諾亞製作一只龐大的方舟,並聽從上帝的話,把各種飛禽走獸也一對對趕入方舟,在「諾亞獻祭 Sacrifice of Noah」中,似乎諾亞一家人也有了爭執:  

   

七天後,洪水自天而降,一連下了四十個晝夜,大地全部沒頂,「大洪水 The Deluge」所描述的這個慘況,米開朗基羅卻用這一災難來突顯患難中的人們相互扶持的人性光輝,反諷當權者的殘酷與不仁:

  

最後一幅則是「諾亞醉酒 Drunkenness of Noah」:  

   

同一幅圖中有兩個諾亞,一個辛勤耕作,一個醉得不醒人事,兩個諾亞上半身的姿勢還頗為相似,米開朗基羅似乎在暗示:人在功成名就後往往變得糜爛不堪,榮華富貴容易讓人墮落喪志。 

搭配中軸的創世紀故事,米開朗基羅還在中軸四周畫了七位先知、五位女先知、二十位 ignudi 裸男來襯托這個主題,每一位先知、女先知、裸男無論在肢體的展現和肌肉線條的勾勒都十足地雄渾剛勁,米開朗基羅巧妙的運用雕刻技巧來作畫,讓每個人物都顯得栩栩如生,我們以「女先知利比亞 The Libyan Sibyl」為例:  

米開朗基羅運用雕像中常見的兩種特殊技法來創造實體感,包括 Contrapposto 技法,讓人物的姿態呈現扭曲動感的,其次是 Chiaroscuro 技法中的明暗對比使畫中體型魁梧的人物產生實體感,同時他還用了文藝復興時期最常見的「遠近縮小法 Foreshortening」加深女先知與背景之前後距離,使畫面更為立體。 

其餘的先知和女先知也都使用了類似的技法:  

   

米開朗基羅擅長於展現男性陽剛之美,即使是畫女先知也會找男模特兒,因此他所畫的女先知也同樣充滿了男性肌肉線條的力與美,像是以下兩位女先知 The Cumaean Sibyl The Delphic Sibyl  

     

裸男則更是明顯地看到每一塊肌肉的線條:  

    

米開朗基羅在畫先知人像時也不忘把自己也畫在裡面,其中先知 Jeremiah 畫的便是米開朗基羅本人:

   

除了中軸九幅描繪創世紀的故事之外,米開朗基羅又在穹頂四個角落畫了四個聖經故事,分別是「禮拜銅蛇 The Brazen Serpent」:


   

「大衛殺死巨人哥利亞 David and Goliath」:  


   

「哈曼的刑罰 Punishment of Haman」:  

    

「朱提斯殺死荷羅芬尼斯 Judith and Holofernes」:    


   

這四個故事都是在頌揚人性中的無私與勇氣,每一個主題都蘊含著對人性光輝的肯定,當人們仰觀整個穹頂壁畫時,更應體會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穹頂畫裡所要表達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理想:「人才是宇宙的中心,生命的無私付出才是人類生生不息永恆的力量」。   

By Pongo (April 12,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di Buonarroti (1475 – 1564)

文藝復興盛期 義大利.佛羅倫斯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在1499年完成「聖殤 Pieta」這件令人驚豔的雕刻作品之後聲名大噪,1501年他在眾多參選者中脫穎而出,接受了義大利官方的委託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 David」雕像,並且將自己的創作生涯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Pieta.jpg

我一直認為米開朗基羅和他所創造的大衛其實是一種緣份,早在米開朗基羅出生之前,這座純白的大理石就已經被開採並存放在佛羅倫斯,巨大而完美的石塊似乎在等待有人能將它的靈魂釋放出來。直到1500年,當戰火熄滅,梅迪奇家族重返執政,佛羅倫斯極需要一個象徵性的物件來鼓舞飽受戰爭所苦的民心,於是當時的執政者找來了米開朗基羅,想用這塊幾乎完美的大理石雕刻成聖經中擊敗巨人哥利亞的年輕英雄「大衛 David」。而自信滿滿的米開朗基羅在仔細觀察與思索之後,便面對著這座巨大純白的大理石說道:「大衛已經在大理石裡面了,我只是要把多餘的部份鑿開」。這句充滿自信而又饒富哲理的一句話,充份展現了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壇巨匠與眾不同之處。

David 01.jpg

這座高達 5.17 公尺的大衛全身塑像是在米開朗基羅 26 歲時的作品,但此時的米開朗基羅似乎對生命的意義有了非常深的體會。在此之前所有的藝術家在雕塑大衛時都是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手上拎著或腳下踩著巨人哥利亞血淋淋的頭顱,完全是一位志得意滿、不可一世的英雄。但米開朗基羅卻認為生命最有意義的時刻不在於贏得勝利之後的炫耀,而是在準備全力以赴、放手一搏的備戰狀態,於是創造出這一件蓄勢待發、全神貫注的「大衛 David」。

面對著強悍又兇殘的巨人哥利亞 Goliath,大衛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可怕的敵人,雙眼之間不由自主地露出一點焦慮的神情,緊蹙的眉頭,讓人清楚地感受到現場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

David 02.jpg

David 03.jpg

David 04.jpg

David 05.jpg

David 06.jpg

David 07.jpg

David 08.jpg

David 18.jpg

大衛將甩石器背在左肩,右手繃緊的神經讓整個血管和筋脈都浮現出來:

David 09.jpg

David 10.jpg

David 11.jpg

David 12.jpg

面對強敵絲毫不敢鬆懈,隨時準備奮力出擊的緊張狀態也讓全身肌肉線條顯得格外的明顯:

David 17.jpg

David 18.jpg

米開朗基羅要強調的不是勝利後的榮耀,而是面對挑戰的躍躍欲試,這種氛圍對久經戰爭蹂躪的佛羅倫斯百姓更具鼓舞的效果,於是這件作品完成之後便矗立於佛羅倫斯市政廳前方,直到300年後才移入美術館中,300年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就如此靜靜地陪伴著當地的居民,並長期受到眾人的景仰與推崇。

藝術之美就在收放之間,能收斂,更要能放縱。

看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 David之後,我們再來欣賞稍早一些米開朗基羅的另一件傑作酒神 Bacchus酒神是希臘羅馬神話中最放浪形骸、不拘小節的角色,他的形象也經常跟狂歡、放縱、墮落、沉淪等辭彙聯想在一塊兒,與剛剛所介紹聖經中的少年英雄大衛簡直是兩個極端,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米開朗基羅是如何表現出這位與大衛完全不同個性的人物酒神 巴庫斯 Bacchus

Bacchus.jpg

迷醉的眼神,手捧著酒杯的酒神,搖晃著像是快站不穩的姿態,這就是米開朗基羅心中的酒神 巴庫斯 Bacchus

Bacchus 03.jpg

Bacchus 07.jpg

半人半獸的 Faun 則躱在酒神後方,表情十分貪婪地偷吃著葡萄,更增添了狂歡與放縱的氛圍:

Bacchus 04.jpg

Bacchus 05.jpg

米開朗基羅在創作這件酒神時才 21歲,比「聖殤 Pieta」還早了兩三年,當時的他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也充滿了期待,對一個滿懷雄心壯志的年輕人而言,米開朗基羅用酒神的自由自在與大衛的勇往直前向世人宣示:他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即將邁開大步向世人展現他精彩的一生。

Bacchus 02.jpg  

 

Bacchus 06.jpg

By Pongo (April 07,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di Buonarroti (1475 – 1564)

文藝復興盛期 義大利.佛羅倫斯

今天就先來聊聊米開朗基羅吧! 

米開朗基羅認為藝術是表現真實的手段,他認為雕刻就是把靈魂從石頭裡解放出來。米開朗基羅在創作大衛像之時,曾面對著這座巨大純白的大理石說道:「大衛已經在大理石裏面了,我只是要把多餘的部份鑿開」。這句充滿自信而又饒富哲理的一句話,充份展現了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壇巨匠與眾不同之處。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ounaroti),這位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多才多藝的創作大師,在他充滿矛盾衝突與悲憤激情的一生中,以無比宏偉壯濶的氣魄完成了許多令人盪氣迴腸的作品。他用他的作品來控訴著社會上有形和無形的欺壓與霸凌,也用作品來頌讚人性中外在和內在的堅忍與聖潔。 

欣賞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應該先抽離藝術的成份,直接進入這位大師心靈,去探索他所控訴和頌讚的真與善,如此才更能感受其心念與意境之美。現在我們就以聖殤 (Pietà) 這個主題,來進入這位「藝術的哲學家」波瀾壯濶的內心世界。 

「聖殤 Pieta」是聖經故事中描述耶穌受難的重大事件 (包括:卸下聖體 Deposition、聖殤 Pieta、入墳 Entombment、復活 Resurection、升天 Ascesion),在西洋美術史上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主題,許多藝術家 (尤其是文藝復興時期及新古典時期) 都以這相同的主題來創作,米開朗基羅則在青年時期、晚年時期、甚至是臨終前分別完成了四件聖殤,從這些不同時期同一主題的作品,我們也可以一窺這位藝術哲學家對他一生悲情歲月的反思。 

第一件聖殤是在他23歲時完成,目前存放在梵蒂岡 Vatican 「聖彼得大教堂 St. Peter's Basillica」中,在這幅作品中,死去的耶穌基督安臥在聖母瑪莉亞 (Madonna, Virgin Mary) 的膝上,像是熟睡般的安詳,母親俯視著兒子,充滿了平靜、疼惜與愛憐:  

整件作品給人一種淒美的感覺,與文藝復興早期大部份大師 (如: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多那泰羅 David Donatello、喬凡尼貝里尼 Giovanni Bellini等) 的聖殤作品中充滿痛苦、扭曲、哀傷的極度悲慟情緒大異其趣:

這或許是因為當時的米開朗基羅只有 23歲,對死亡並沒有太多的恐懼,反而帶著唯美與崇敬的心情去詮釋生命的終結:

記得我年輕的時候,第一次讀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當時讀到這篇文章時,也是對義士從容就義、視生死於度外的激昂而動容,人生自古誰無死,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當時還年輕的我便對林覺民這種視死生如此大事卻無比從容的器度感到萬分的崇敬,更覺得如果人的一生能夠為理想而活、為理想而亡,是何等的淒美而動人。或許年輕的米開朗基羅也是如此,認為耶穌基督為救贖、為真理而捐軀,是何等崇高而壯烈! 

再從藝術的角度來仔細鑑賞,無論從兩人的面容、表情、姿態、聖母衣服上的皺摺,乃至於耶穌骨瘦嶙峋的身軀和自然下垂的右手臂,平滑而柔順的線條,真的很難令人相信這原本是塊堅硬的大理石:  

尤其是聖母淡淡的愁容,不捨而又無奈的神情,是唯美而又舒緩的,彷彿時間在這一刻間靜止了下來: 

 

而耶穌像是熟睡般的沉靜,表情平和,絲毫沒有痛苦掙扎的跡象。

米開朗基羅讓耶穌枕在聖母的右手上沉睡,耶穌的身體肌肉是放鬆的,在草圖中耶穌的左手原本是放在自己的大腿上,但實際完成品卻把手攤在聖母的腰間,這一小小的改變卻讓整個畫面更加平衡,聖母的左手也順勢向外張開,這個動作讓雕塑的困難度大大的提高,但卻讓聖母疼惜耶穌的情緒更加深刻:  

米開朗基羅顯然非常滿意自己的作品,於是將自己的名字刻在聖母胸前的綵帶上,這也是米開朗基羅唯一在自己的雕塑上簽字的作品: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過了五十個年頭,73歲的米開朗基羅再度以聖殤 Pietà為主題進行創作,走過了大半個世紀,米開朗基羅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詮釋,這件名為「翡冷翠聖殤  Florentine Pieta」實際上描述的應該是「卸下聖體 Deposition」的那一幕,耶穌剛從十字架上卸下來,無力的垂著頭、屈著膝,右側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她跪著試圖扶起耶穌,而在左側的聖母瑪莉亞,眉宇之間的悲傷表情正訴說著萬般的憐惜:

在三人後方的應該是與 Joseph of Arimathea 一起協助卸下聖體的「聖尼可德莫 St. Nicodemus」,米開朗基羅卻刻上了自己的臉,表情十分悲憫地由後方高處俯視著耶穌,似乎也在暗示自己垂垂老去、即將同樣面對死亡的沉重心情:

整件作品與第一件聖殤的平靜與唯美有很大的不同,這件作品圍繞著的氛圍卻是沉重的悲傷與絕望的痛苦。 (IBM曾於1998年與 Temple University 合作進行一項 Pietà project,針對這一件作品進行掃瞄並製作3D影像,想細細品味這件作品者可至相關網站觀賞)。  

第三件聖殤:「巴拉斯屈那聖殤 Palestrina Pieta」,此時米開朗基羅已是81歲,這件作品與前一件「翡冷翠聖殤」相比顯得更加的無奈,聖母瑪莉亞取代了原先的聖尼可德莫,站在耶穌的後方吃力地支撐著聖體,聖母孱弱無力的身軀企圖將耶穌扶起,米開朗基羅刻意將聖母的右手放大,讓整個畫面聚焦在聖母和耶穌交錯著的右手臂,死亡的氣氛似乎是更沉重了。這件作品已經開始省略了精雕細琢的工藝技巧,取而代之的是面對死亡的情緒,聖母右手吃力地扶住聖體,扛不起,更捨不得放手,對生命臨終時的惶恐,米開朗基羅用抽象的意念表達出深刻的情緒,比前兩件聖殤更為無助、更加無奈。  

巴拉斯屈那聖殤中的三位主角的臉部都沒有太多的表情,聖母瑪莉亞及抹大拉的馬利亞雖顯得有點哀戚,但大體上來說還是十分平靜,耶穌仍是安詳地熟睡著,比較明顯的是耶穌的姿勢,下垂的上臂、捲曲的雙腿,米開朗基羅用最平實又含蓄的方式來陳述自己對生命終結前的無力回天感到沮喪,原本23歲時首次創作聖殤那股唯美與神聖的憧憬已經消失,翡冷翠聖殤那種悲憫、絕望的壓力也淡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更濃的不捨與無奈。 

最後一件聖殤:「隆達尼尼聖殤 Rondanini Pieta」,這是米開朗基羅八十七歲臨終前的作品。這是一位藝術家面對死亡時的心靈表白,不再需要為生活而向世俗妥協,不須在乎他人的質疑與批判。這件作品中只有兩個身形修長的人物,放掉所有外在身形的修飾與妝扮,赤裸裸地呈現生命寄居的軀殼,耶穌與他瘦弱的母親聖母瑪莉亞,俯視著地面,就像是天神俯視著人間一般,兩人融合在一起,不再是母親抱著沉重的兒子屍體,反而是母親的手搭在兒子的肩上,無比的輕盈,更像是兩人的靈魂緩緩飄起。這是件意念上已完成而技術上未完成的作品,也是米開朗基羅為自己打造的祭壇,面對死亡,他的態度又像年輕時一般的從容不迫,不再恐懼、不再沉重、不再悲傷,生命本身的痛苦與無常,在死亡的那一刻得到永久的寧靜。 

 

四件聖殤,或許可以窺視這位藝術哲學家在生命不同時段對死亡這個嚴肅議題的看法,在經歷了許多的矛盾與衝突,米開朗基羅也在死亡前的那一刻似乎也放下了一切,讓他的心靈得到永久的寧靜。

By Pongo (April 02,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 – 1944)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 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挪威.奧斯陸

1908可說是孟克一生的轉捩點,從療養院痊癒出院後,孟克的作品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再加上此時的孟克已經是極負盛名的畫家,各式各樣的邀約不斷,身邊也有許多年輕貌美的模特兒,孟克似乎也擺脫了以往對女性的恐懼與排斥,這一切驚人的轉變也充份展現在他的作品之上。

像是 1911 所繪製的 Springtime,鮮艷的色彩搭配輕鬆溫馨的畫面,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會是孟克的作品:

1911 Springtime.jpg

這一段時期孟克的其他作品同樣呈現出亮麗的色彩與平穩的情緒,這些特色都與先前 Frieze of life 的系列作品大異其趣,像是 1912 的 The Yellow Log 以及 1913 的作品 On the Sofa,從這些作品中充份展現出晚年的孟克似乎已經在心靈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與和諧,

1912 The Yellow Log.jpg  

1913 On the Sofa.jpg

1914 至 1916年間孟克在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完成了一組最具代表性的壁畫: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00.jpg   

這組壁畫有三個主軸,其中在左側的畫作名為 The History: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3.jpg

一位閱歷豐富、一身漁夫裝扮的長者正在將他一生寶貴的經歷細說從頭,而他身旁的小朋友則是畢恭畢敬地傾聽著,漁夫是挪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老一少之間則象徵著一種傳承,似乎也在暗喻教育本身就肩負著歷史傳承的任務。

在左側的另一幅壁畫則命名為 Alma Mater,Alma Mater 是 Oslo University 的前身 Alma Mater Studiorum,圖中正在餵奶的女性是大地之母,身穿紅藍白三色衣裳則象徵挪威的國旗,身旁站立的小孩正在研究手上的物品,象徵一個年輕的生命正好奇地探索著這個世界: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4.jpg

正中央的這件作品則是 The Sun,光芒萬丈的陽光照耀著挪威的大地,萬物也因此得到啟發: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8.jpg

簡單的幾件畫作便勾勒出 Oslo University 的價值:傳承探索啟發,同時也闡述了教育實質存在的意義。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1.jpg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2.jpg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5.jpg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6.jpg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 7.jpg  

1916年,孟克買下了 Oslo 近郊的一個農莊 Ekely,在這裡渡過了他晚年的最後一段時光,在這28年裡,他畫了許多 Ekely 附近的鄉野景緻與農村百姓的生活點滴,像是在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所陳列的便是這一類風格的系列作品: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01.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02.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1 - Youths on the Beach.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2 - Men and Women on the Beach.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3 - Four Girls in Åsgårdstrand.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4 - On the Way to the Boat.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5 - Dance on the Beach.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6 - Girls Harvesting Fruit.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7 - Fertility.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8 - Out at Sea.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9 - Harvesting the Tree.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10 - Girls Watering Flowers.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11 - The Fairytale Forest.jpg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 12 - Farewell.jpg  

在孟克曲折的80年生涯中,從悲慘、憂鬱、苦悶到撥雲見日、陽光普照,奇蹟般的轉折讓人不禁慨嘆,有時候不是死亡威脅著人們,而是對未知的恐懼使人們失去勇氣、不敢向前邁進,即使前方就是明媚的春光,當人恐懼死亡的時候,就不知道該怎麼安心的活著。或許面對著當前日漸加劇的武漢肺炎疫情,此時此刻的你我,是否也該鼓起精神,努力地堅持著,長夜再漫長也總有盡頭,讓我們一起渡過漫漫長夜,共同迎向黎明時分破曉的第一束陽光!

 

台灣加油!

世界加油!

 

By Pongo (April 5,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 – 1944)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 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挪威.奧斯陸

孟克在 1893 年到德國不久之後便展開他稱為「生命的飾帶 Frieze of Life」的系列畫作,他形容這一系列是有關生命、愛情、和死亡三大元素像詩一般的創作 (A Poem about Life, Love and Death),從 1893到 1907 年他所有的作品幾乎圍繞在這一系列主題之上,「生命的飾帶」不僅僅成為孟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時也鞏固了孟克在藝壇上的不朽地位。

Frieze of life 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的主題,分別是愛的萌芽階段 The Seed of Love愛的綻放與消散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恐懼 Angst死亡 Death。嚴格講起來,Frieze of life 並不是某一特定格式的畫作,而是將原有的許多作品重新組合排列來詮釋孟克對生命、愛情、和死亡的看法,讓一般民眾也能從這些畫作中更深刻的去體會孟克想要傳達的理念。

在孟克的眼裡,愛的萌芽階段 The Seed of Love是男女之間渡過青春期逐漸成熟過程中彼此相互吸引的必要階段,只是在孟克的眼中所有的女性都是神秘的、善變的、充滿矛盾的、甚至是充滿野性慾望的,因此在他的畫作中也不斷透露出這種訊息,此階段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Summer Night:

The Seed of Love-00.jpg

Red and White:

The Seed of Love-01.jpg

Eye in Eye:

The Seed of Love-02.jpg

Two people,the Lonely:

The Seed of Love-03.jpg

Women in Three Stages:

The Seed of Love-04.jpg

Puberty:

The Seed of Love-05.jpg

以及 Madonna:

The Seed of Love-06.jpg

從這些作品中我們依稀還是可以看出孟克面對愛情時其實還是懷抱著一些期待,在現實生活中他還是努力去擁抱愛情,只是經過幾次殘酷的經驗後,他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逃開,孟克自己也很難去解釋為何會如此害怕愛情。

到了 Frieze of life 的第二階段愛的綻放與消散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孟克開始把女性描繪成充滿侵略性的角色,男性成為她們的獵物,在愛情的綻放與消散一個循環之後,男性變成了被犧牲的受害者,臣服於愛情最終的結果只會帶來懊惱、痛苦和嫉妒,此階段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 The Kiss: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01.jpg

Ashes: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02.jpg

Vampire: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03.jpg

The Dance of Life: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04.jpg

Jealousy: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05.jpg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06.jpg

以及 Separation:

Love is Blossoming and Demise-07.jpg

到了 Frieze of life 的第三階段恐懼 Angst,經過一番折磨與掙扎之後,孟克對愛情更加心灰意冷,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顯得更加排斥與恐懼,他的內心變得更加的孤單,每張陌生的臉都像是骷髏一般恐怖,此階段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 Anxiety :

Angst-01.jpg

Evening on Karl Johan Street:

Angst-02.jpg

Red Virginia Creeper:

Angst-03.jpg

Golgotha:

Angst-04.jpg

以及最令人動容的 The Scream:

Angst-05.jpg

其實孟克在畫Evening on Karl Johan Street 這件作品時正與 Heiberg 交往,有一次他們約在 Karl Johans 見面,孟克先到,在等待 Heiberg 的時候,川流不息的人群不斷經過孟克的身邊,孟克突然間感到十分的恐懼與不安,於是他便悄悄地離去,畫作中黑色的背影便是孟克離去時的身影,而右方一大塊隆起的黑影便是孟克心中的恐懼。

到了 Frieze of life 的最後一個階段死亡 Death反而像是回到最初,又回到孟克記憶中最深刻的童年,生離死別的痛苦反而讓孟克感到心安,這種歸屬感使得這一系列的作品在哀傷的氣氛下顯得格外地安靜:

Death-01.jpg   

Death-02.jpg   

Death-03.jpg   

Death-04.jpg   

Death-05.jpg   

雖然我們很難把孟克界定在任何一個畫派,但孟克獨樹一格的創作原味,用色彩、線條與形式呈現自己某種恐懼的情緒,描述他對生命觀點中的生、死、愛、苦,他用「生命的飾帶」將所有的作品串聯起來,這些色彩或灰暗、或明亮,都如同火焰一般燃燒著觀畫者的情緒,形成了孟克特殊繪畫風格。

1908年,孟克因為長期酗酒而導致神經衰弱,但他始終不肯接受治療,他認為這股深藏在他內心中的苦悶與哀傷正是他創作的動力,他要依靠藝術的創作來抒發他所有的情緒。

他與梵谷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經過療養後,他痊癒了,相較於在麥田裡舉槍自盡的梵谷,他從酗酒和神經衰弱的囚牢裡被釋放了出來,在他生命中的最後30年,他像一般正常人一樣的生活著,但令人訝異的是孟克獨特的創作力也伴隨著他的精神衰弱症狀一起消失無踪。

By Pongo (March 23,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 – 1944)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 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挪威.奧斯陸

孟克從小就面對著親人相繼逝去的殘酷事實,死亡一直是他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這股沉重的心理壓力也讓他把自己封閉在陰暗的角落,即便是面對男女之間的感情,孟克也因為害怕失去而遲遲不願去開啟,幾乎在所有的作品中都可以清楚感受到孟克不斷重覆著死亡、恐懼與孤獨這幾個主要元素,而他的精神狀態也總是處在一個瀕臨崩潰的邊緣,像是帶著贖罪的心情不斷用畫作來表達他內心最忠實存在的情緒。

孟克的作品中以死亡為主題的,除了先前所介紹過的 The Sick Child、By the Death Bed、Spring (the Last Days of Sophie Munch) 之外,像是分別在 1893 與 1895 所創作的Death in the Sickroom也是以親人過世為場景的作品:

1893 Death in the Sickroom.jpg  

1895 Death in the Sickroom.jpg  

1897年所繪製的 The Dead Mother and her Child 則是用時空穿越的安排重現母親 Laura 過世的場景,畫面正中央身穿黑衣背對著觀眾的便是孟克本人,只是母親去世時他才5歲,他用畫作將自己帶回兒時的場景,去哀悼最親愛的母親。

1897 The Dead Mother and her Child.jpg

在1894年的作品 Puberty 和 Rose and Amélie 中幾位主角身後都有著十分詭異的陰影:

1894 Puberty.jpg  

1894 Rose and Amélie.jpg

就連一般人印象中總是帶著濃情蜜意的吻 The Kiss在孟克的筆下也顯得隱晦不明,對孟克而言,這個深情的吻所帶來的不是一種愛的承諾,而是躱在陰暗角落中恣意享受男女激情時所衍生的罪惡感:

1892 The Kiss.jpg  

1897 The Kiss.jpg  

1902 The Kiss IV.jpg

另外在1896 年所繪製的Separation則是描述分手的感覺,男生心痛地摀住胸口,身穿白衣的女生則飄然遠去,男生前方兩株紅色的花在孟克的畫作中代表的意義就是愛情與痛苦:

1896 Saparation.jpg

而1898 年繪製的 Inheritance 則更是驚悚,傷心欲絕的母親懷抱中的嬰兒屍體讓人看了怵目驚心,而孟克以繼承 Inheritance來標示這件畫作,似乎也表達出他內心中面對死亡只能默默承受的無力感:

1898 Inheritance.jpg

到了 1907 年,孟克以法國大革命列士 Jean Paul Marat 被女刺客 Charlotte Corday 刺殺身亡的事蹟畫了一幅馬拉之死 Death of Marat,在這件作品上孟克所要傳達的不是那個歷史事件,而是強調女殺手的冷血無情,手刃革命烈士之後還十分鎮定地站在屍首旁邊:

1907 Death of Marat.jpg   

Death of Marat.jpg

或許由以上介紹的幾件作品中便可窺見孟克的內心世界是孤獨的,他不善與人交往,對環境充滿敵意、並且對自我內心的軟弱感到無比的羞恥,這些極端的情緒都完整地表現在他的作品當中,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欣賞孟克的作品不需要太多的說明,只要站在作品前面用心去感受,你就會從畫作中體會出孟克當時的心情,我們現在就不妨來試著停下來仔細欣賞一些孟克的作品,不標示作品名稱,也不多作說明,讓大家自由去感應孟克的內心世界:

34647045544_98a3f1de7a_b.jpg

abc-(1)__large.jpg

AKG257629.jpg

Edvard_Munch_The_Artist_And_His_Model_1919-1921.jpg

edvard-munch-painting-vampire-2.jpg

kunst-og-kultur-2-13-img-015.jpg

看過這些作品,不知道大家是否感受到孟克所承受生活中令人畏懼的成份,是否也感受到他對世俗人情的絕望與抗議。

孟克的作品大部份都收藏在挪威首都奧斯陸 (Oslo) 的國家畫廊以及孟克美術館中,像是「死亡的母親」、「病室裡的死亡」、「絕望」、「吸血鬼」、「焦躁」、「灰燼」…等,都是孟克的成名之作,也最能表現出孟克的內心世界。光是看到這些畫作的名稱便可強烈感受到一股濃重的死亡氣息,如果能親臨現場近距離仔細觀看每件作品就更能強烈地感受到孟克所要傳達的感覺和情緒,那種焦躁和無奈緊密地交織,總是那麼地沉重,觀賞畫作的同時仿佛承受著他那種瀕臨絕望深淵卻永遠無法逃脫死亡陰影的巨大壓力。

我雖然沒到過挪威,所幸在2017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舊金山 MOMA 美術館正好遇上孟克的特展,也親眼見證了孟克的許多作品,一次難得的體驗,一生難忘的回憶。

圖片3.png  

(待續…)

By Pongo (March 22,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 – 1944)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 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挪威.奧斯陸

孟克所特有的悲情風格不僅來自於他悲慘的人生經歷,同時也來自當時虛無主義的作家 Hans Jaeger 的影響,Hans Jaeger 經常倡導「自殺是終極的自由」這一類非常悲觀且激烈的言論,孟克便曾經向外界承認他人生中某部份的暴戾脾氣和反骨便是受到 Hans Jaeger 的影響。 (1889 Writer Hans Jaeger):

1889 Writer Hans Jaeger.jpg

孟克喜歡繪畫,也將繪畫當作畢生的志業,但他卻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特色,背負著內心強大的挫折感,孟克因此逐漸養成酗酒的習慣,甚至一度停止作畫。

在巴黎停留期間,除了秀拉、高更的繪畫風格讓孟克感到新奇之外,另一位後印象派大師梵谷 (Vincent Van Gogh) 的作品更是深深撼動了孟克的心,不僅僅是梵谷描繪星空時所呈現像旋渦般的張力吸引了孟克的目光,梵谷短暫卻又悲情的一生更是讓孟克覺得心有慽慽焉,孟克 1893 年所繪製也是孟克最有名的創作「吶喊 The Scream」就有著同樣蠕動的天空:

Edvard-munch-the-scream.jpg  

在孟克幾乎與「吶喊 The Scream」同時期的創作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發現類似的蠕動的天空,像是 1894 的焦躁 Anxiety便是其中明顯的例子:

1894 Anxiety.jpg

經過多年的摸索與努力,孟克始終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風格,他總覺得寫實畫派和印象畫派只強調畫出眼中所見的事物,無法將內心的情緒和思維表現在畫作之上,Hans Jaeger 於是建議孟克邊畫邊寫,以自己的人生為題,畫出自己的內心世界。

於是孟克花了一段時間展開自我反省,並把這些內心的審視過程寫成靈魂日記,同時也開始創作出真正屬於孟克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現在我們就透過幾幅畫作來撿拾一下孟克的情緒。

首先是 1891-1894 年間孟克所創作的憂鬱 Melancholy系列畫作:

1891 Melancholy.jpg   

1892 Melancholy.jpg   

1893 Melancholy.jpg   

1894 Melancholy.jpg

在畫面前方有一位面帶憂鬱的男士,空洞的眼神凝視著遠方,困惑的表情似乎在苦惱著什麼,而畫面後方則有一對戀人愉快地在海邊聊天散步,孟克藉由這件作品來表達出他對男女感情的一種嫉妒與畏縮。

接下來的這一系列的作品則更直接以嫉妒 Jealousy為名,赤裸裸地描繪出他對男女感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理。

1907 Jealousy.jpg  

Jealousy.jpg   

1903 Jealousy.jpg  

Jealousy I.jpg   

Jealousy in the Garden.jpg   

1995年的「吸血鬼 Vampire」則清楚傳達出孟克對女性的觀感:

1895 Vampire.jpg

在孟克的心理,女性就像是吸血鬼一般消費著男性同胞,而男性似乎也乖乖地臣服在女性強大的張力之下,即使被咬得遍體鱗傷也心甘情願、在所不惜。

而另一件1899年的「生命之舞 The Dance of Life」則又對女性表達出同情與悲憫:

1899 The Dance of Life.jpg

孟克經常用顏色來表達內心的情緒,白色代表純潔與無辜,紅色代表慾望、同時也代表著孟克內心中的罪惡感,而黑色則代表悲傷。這件作品中左側身穿白衣的女性是年輕純潔的,愉悅的表情似乎在期待著美好的人生,而右方黑色衣著的女性則是年華老去,神情落寞地回憶著往昔的浪漫,而中間穿著紅色洋裝的女性則面無表情地與男性共舞。孟克用這幅畫作來表達出他對女性三個階段不同的看法,但畫面中有個面目猙獰的男性擁著一位白衣女性共舞,似乎也暗示著當女性還在年輕純潔階段時很容易成為狡滑男性的獵物,孟克對女性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理也在這件作品中表露無遺。

 

(待續…)

By Pongo (March 20,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 – 1944)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 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挪威.奧斯陸

在孟克近60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數仟件的作品,這些作品跨越了許多不同的風格,我們很難把孟克界定在任何一個畫派,但孟克獨樹一格的創作原味卻為現代美術開創出另一條康莊大道,他用色彩、線條與形式呈現自己某種恐懼的情緒,描述他對生命觀點中的生、死、愛、苦,也奠定了他在西方藝壇永垂不朽的地位。

嚴格講起來孟克並沒有接受太多的正統藝術教育,或者說正統的藝術教育對他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他的創作能力多半是來自於與生俱來的天份和自我的觀察與學習,從最早期的作品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自然主義和寫實主義的影子,像是 1881 年所繪製的 Landscape. (Maridalen by Oslo):

1881 Landscape. Maridalen by Oslo.jpg

以及 Form Maridalen:

1881 Form Maridalen.jpg

Houses in Maridalen:

1881 Houses in Maridalen.jpg

後來受到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的影響,他也嚐試了一些帶有印象畫派風格的作品 From Sandviken:

1882 From Sandviken.jpg

還有 From Saxegårdsgate:

1882 From Saxegårdsgate.jpg

另外一件 1883 年的作品After the Coffee Table描繪的則是室內的場景:

1883 After the Coffee Table.jpg

1884 年,他以 The Day After、Puberty 以及 The Sick Child 這三件作品參加在奧斯陸當地的畫展,孟克與眾不同的畫風立刻引發議論,雖然這些論述正反面都有,但卻因此意外地打響了孟克的知名度:

1884 The Day After.jpg  

1884 Puberty.jpg  

1885 The Sick Child.jpg   

1885年,孟克來到藝術之都—巴黎,雖然只短暫停留了三週的時間,但法國印象畫派的風格卻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心思,尤其是莫內 (Claude Monet) 和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的作品。

1889年,孟克再度回到巴黎,這一次他停留了三年的時間,此時正值新印象派 Neo-Impressionism的崛起,孟克也曾經對喬治.秀拉 (Georges Seurat) 的點描畫法感到新奇,於是他也用相同的技法創作了一幅「Spring Day on Karl Johan Street」:

1889 Spring Day on Karl Johan Street - 1890.jpg

以及 1891 的 Rue Lafayette:

1891 street lafayette.jpg

接下來的幾年當中,孟克持續嚐試用當代主流印象畫派、新印象畫派、後印象畫派的各種技法來創作,但在摸索的過程中卻始終找不到真正讓他自己感到滿意的風格,他努力去學習印象派特有的風格,包括自由的筆觸和亮麗的色彩,但也僅止於這些繪畫的表現技法上面,印象派特有的陽光歡樂氣氛卻是完全沒有讓孟克感到鼓舞,因此這段時期孟克的作品雖然具備了印象派的技法和色調,但呈現出來的氛圍仍是帶著濃濃的孤獨、愁緒與無力感,像是 1889 Summer Night (Inger on the Beach) 便散發出一股安靜的孤獨氛圍:

1889 Summer Night (Inger on the Beach).jpg

而1889 年所繪製的另一件作品Military Band on the Karl Johan Street 則將一條本該是熱鬧的街變得異常地安靜:

1889 Military Band on the Karl Johan Street.jpg

1890 的 View over the Rover at St. Cloud:

1890 View over the Rover at St.Cloud.jpg

同年孟克還創作了另外兩件畫作分別是The Absinthe Drinkers以及In the Tavern,細細品味這兩件作品更可感受到孟克想要傳達的那種寂寞與無奈:

1890 The Absinthe Drinkers.jpg   

1890 In the Tavern.jpg   

後來他又對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高更 (Paul Gauguin) 的大溪地系列作品感到興趣,他的另一件作品「Evening on Karl Johan Street」便有著高更的象徵主義風格:

1892 Evening on Karl Johan Street.jpg

1892年,當這件「Evening on Karl Johan Street」和另外五十幾件孟克的作品在柏林畫展中展出時,藝評專家對孟克充滿恐懼、悲傷與死亡的風格大肆抨擊,但此舉反而引發大眾對孟克的好奇,雖然柏林畫展僅僅展出幾天便草草結束,但一時之間孟克卻成為德國最熱門的話題人物,於是孟克便轉向德國發展。

(待續…)

 

By Pongo (March 18,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 – 1944)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 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挪威.奧斯陸

Edvard-munch.jpg

自從開春以來,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升高,全球壟罩在一股恐慌與焦慮的氣氛當中,緊繃的情緒再一次吞噬著人們的信心,讓人忍不住要大聲狂吼來發洩心中的苦悶。台灣地區雖然極力防堵,但隨時可能爆發的疫情仍讓人感到不安與恐懼,此時此刻的心情,不禁讓我想起「孟克 Edvard Munch」舉世聞名的一幅畫作:「吶喊 The Scream」,那一張捂著耳朵、表情扭曲的尖叫面孔、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令人毛骨悚然,濃重血紅色的天空和蠕動旋轉的河流,似乎也像你我的心情一般,瀰漫著一股化不開的鬱悶。

1893 The Scream.jpg

孟克便曾描述他創作這件作品的心路歷程:在一個夏日的傍晚,我和兩位朋友走在挪威的鄉間,像血一般的夕陽染紅了整個天際,我停下腳步,整個人無力地癱軟在圍籬旁邊,整個藍黑色的峽灣就像火焰一般迸裂出血紅的顏色,兩位朋友繼續往前走,我跟不上他們的腳步,這時候我聽到來自大地的吶喊,就是這個巨大的、刺耳的、無窮無盡的尖叫聲讓人不由自主地摀住了耳朶,彷彿生命就要在那一瞬間被大地所吞噬。

孟克是挪威「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的知名畫家,在他一生悲慘的歲月中充滿著疾病、瘋癲、恐懼、悲傷與死亡,如果你知道他一生經歷了多少的苦難與掙扎,你就不難想像為何他的作品中始終散發著孤獨與困惑的無力感。(1882 Self Portrait)

1882 Edvard Munch self portrait.jpg

孟克的父親 Christian Munch 是一名精神病患,在孟克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就不斷灌輸他最基本的恐懼 (1881 & 1883 Christian Munch on the Couch):

1881 Christian Munch on the Couch.jpg  

1883 Christian Munch on the Couch.jpg

母親在他五歲時 (1868) 死於肺結核,他是由姨媽 Karen 一手帶大 (1883 Aunt Karen in the Rocking Chair):

1883 Aunt Karen in the Rocking Chair.jpg

孟克有一個姊姊、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他最喜歡的姊姊 Johanne Sophie 在九年後 (1877) 也和他母親一樣患了肺結核而過世,妹妹 Laura 也在這段期間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病而住進精神病院 (1888 Evening - Laura):

1888 evening.jpg

孟克的弟弟 Andreas 是兄弟姊妹中唯一結過婚的,卻在新婚不久之後不幸病發身亡,同樣是死於肺炎 (1882 Andreas Reading):

1882 Andreas Reading.jpg

這一連串的打擊彷彿就像是離奇小說故事刻意安排的情節,真的很難讓人相信這是真實發生在孟克身上的不幸遭遇,也難怪孟克畫作的主題始終圍繞在痛苦與無奈的掙扎當中,孟克也曾感慨地用下面這一句話來形容他的一生:

病魔、瘋狂與死亡一直是圍繞在我搖籃邊的天使,伴隨著我渡過悲慘的人生

Sickness, insanity and death were the angels that surrounded my cradle and they have followed me throughout life.

22歲時 (1885),孟克畫了一幅「病中的孩子 The Sick Child」,畫中的主角是他姊姊 Sophie 臨終前的模樣,姨媽 Karen 在病榻前守護著,Sophie 側著臉好像在安慰著身邊的婦人,婦人低著頭飲泣著,一手還握著 Sophie 的手,彷彿不忍心看著一個年輕的生命即將逝去,雖然孟克在繪製這件作品時距離姊姊的病逝已經有八年多的時間,但這一幕卻仍像昨天的記憶般地清晰可見:

1885 The Sick Child.jpg

孟克在1889年又創作了一幅名為「春天 Spring (the Last Days of Sophie Munch)」的作品來紀念她的姊姊:

1889 Spring.jpg

雖以春天為名,但在整幅畫作中卻感受不到絲毫春回大地的喜悅,反而是一位重病的少女面對著窗外的無奈心情,他自己曾這樣說到:「我帶著疾病進入世界,活在病態的環境中,對年輕人而言這種環境固然如同一間病房,但對生命而言卻是一扇經陽光照射、明亮無比的窗戶....。」

1895年,孟克的弟弟 Andreas 死於肺炎,死亡的陰影更加的沉重,就在弟弟死後的第二年,他繪製了一幅 By the Death Bed,火紅的牆壁,黑色陰影中聚集的親友們,正悲傷地送走最珍愛的親人,孟克描繪的不是場景,而是內心中深刻的悲慟:

%5CAt_the_Deathbed%5C_by_Edvard_Munch,_1895,_Bergen_Kunstmuseum.jpg

在接下來的40年間,孟克不斷重覆著相同的主題,尤其是死去的母親和最親近的姊姊,他總是在瀕臨崩潰的邊緣,像是帶著贖罪的心情,或許是因為年輕時候的他自己也曾染上肺炎,但為何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卻只留他一人獨活:

 (待續…)

By Pongo (March 07,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曾經為一幅畫潸然淚下,或是為一首歌、一部電影感動不已,那麼你一定會喜歡「勒莫克」的畫作,因為在他的作品中你總能找到屬於自己記憶裡最深刻的思念。

勒莫克-17.jpg

兒時的記憶總藏在內心深處,有歡笑有淚水、有辛酸有苦悶、有生離有死別,最揪心的莫過於被一幅畫無意間勾起的那一瞬間,記憶中早已模糊的場景再一度鮮明地呈現在眼前,時間彷彿也在那一刻凍結,整個世界停了下來。

勒莫克-03.jpg

「奇里維克提維奇勒莫克 Kirill Vikentievich Lemokh」又叫做 Carl Johann Lemoch,是十九世紀俄國寫實畫派的重要畫家,他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藝術天份,參加過許多的競賽,不到22歲就贏得了許多奬盃和奬牌,他原本在俄國著名的皇家藝術學院 Imperial Academy of Arts 學習古典風格的歷史畫,1863年他參與當時一個反學院派而倡導寫實派的抗議活動 Revolt of Fourteen 而慘遭退學,但他仍力爭上游,最後不僅成功躋身名流,還成為俄羅斯博物館 State Russian Museum 館長。

勒莫克的寫實畫作沒有太多的繪畫技巧,卻有著動人的深刻情緒,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個故事,直直鑽入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挖出你記憶深處懷念著的那個人、那件事…

勒莫克-01.jpg

勒莫克-02.jpg

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一些令人難忘的時光,勒莫克就像在說故事一般將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描繪在畫布上,像是偷偷溜出去玩,回家一推開門就被母親逮個正著,還大聲斥責「跑到哪兒去玩了 Where were hanging out」:

勒莫克-04-Where were hanging out.jpg

在母親嚴厲的斥責聲中,兩個頑皮的小女孩傻愣愣地杵在門邊,一臉無辜的模樣,相信你我都有著相同的經驗。

有時候真的不明白大人在煩惱些什麼,只有靜靜地在一旁:

勒莫克-06.jpg

有時小小的心靈也會因為一個親切的舉動而開心起來:

勒莫克-07.jpg

有時會覺得滿腹的委曲:

勒莫克-08.jpg

也會有一些知心的好友一起努力編織著夢想:

勒莫克-09.jpg

在「奇里維克提維奇勒莫克」的許多作品中都流露出他對當時百姓生活的關懷,透過他的作品,忠實而貼切地記錄著農村發生的點點滴滴,像是「Parental Joy」就描繪出辛苦工作的農夫回到家後開心地逗弄著小孩,一家三口享受著簡單的幸福:

勒莫克-10.jpg

家裡添了一位寶寶,街坊鄰居的小朋友都好奇地跑來探望小Baby:

勒莫克-11.JPG

有時不巧剛好遇上小寶寶在睡覺,一群小朋友只好在門邊等候,不敢驚醒他們:

勒莫克-12-The New Family Member.jpg

農村生活當然不只是開心溫馨的時光,有時候也必須面對生活上的小麻煩,甚至是生離死別的不捨,勒莫克透過一雙關懷的眼和一雙靈巧的手,看似輕描淡寫卻也娓娓道出農村生活的美麗與哀愁。

勒莫克-13-Convalescent.jpg

像是這一幅「Convalescent 療養」便是描繪母親餵食病童的場景,只見母親盤坐在地板上,右手捧著一個大飯缽,懷裡還抱著一位襁褓中的小小孩,病童努力地用雙手支撐著身體不讓自己倒下去,母親身後的兩位小孩則靜靜地在一旁等待,一個簡單的畫面卻讓人不禁深深感動,尤其是畫中每一個人臉上的表情,沒有刻意的舖陳與誇張的情緒,如此自然的親情流露、如此寫實的生活點滴,細細品味的過程彷彿自己也被帶回到童年時光。

接下來這幅畫作「La Mort du père dans une isba 樅木屋父親之逝」同樣是一件十分含蓄的作品,描述的是一家之主因病過世,一家人在他身邊悲悽的場景。沒有誇張的表情,也沒有刻意營造出來的悲傷氛圍,只是很忠實的呈現當時的第一現場。

勒莫克-14-樅木屋父親之逝-01.jpg

在一個昏暗的房間,母親和妻子守候在病榻前,母親掀開帳幔,妻子則倚靠在母親肩上掩面而泣,母親低頭不語、狀似哀戚,旁觀者光是看這場景便猜想得出這家人發生了什麼事情。

勒莫克-14-樅木屋父親之逝-02.jpg

左側的兩位小女孩相擁而泣,男孩則在婦人身後,低著頭,一手還拉著婦人的裙擺。門口還擠了三個鄰家小孩,靜靜地看著這一家人。

勒莫克-14-樅木屋父親之逝-03.jpg  

勒莫克-14-樅木屋父親之逝-04.jpg

這兩件作品都可說是寫實畫派的上乘之作,雖然沒有刻意安排,只是忠實地呈現當時所見的場景,簡單平實卻能精準傳達出深刻的哀傷情緒,不由得令人佩服奇里勒莫克的功力。

勒莫克-15-Congratulations.jpg

勒莫克-16.jpg

勒莫克-18.jpg

勒莫克-19.jpg

成名後的奇里勒莫克逐漸將重心放在藝術教育和推廣方面,雖然俄國在藝術領域的成就遠不如法國、義大利等藝術的先驅那麼的興盛,但在奇里勒莫克等熱心人士的大力推動之下也逐步走出一片天,勉強在世界藝壇佔得一席之地。

 

By Pongo (Feb. 03, 2019)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縱深補捉形體,而非由外形線條決定輪廓,全部的生命自會由中心湧現,向外擴展,重要的是感動、愛、期待、戰鬥、與生存。                - 羅丹

羅丹-02-01.jpg   

羅丹的作品總是隱藏著撕裂般的情緒,就像繃緊的弓,只要稍一碰觸便會在瞬間爆發開來。 

這種如同野獸般狂妄而原始的表現方式或許是來自於師承,羅丹曾經有一段時間跟隨著Antoine-Louis Barye學習,而Antoine是著名的動物雕刻大師,羅丹在這段期間習得了動物各種姿態所呈現出來的張力與肌理,也成就了他日後在各種人物雕塑的過程都能簡單的從肢體動作中呈現出極為震撼的情緒張力,這也是羅丹作品無人能及之處,尤其是當他遇見了卡蜜兒之後,兩人間錯綜複雜的愛恨糾葛,更激發了羅丹最原始的創作靈魂,一股腦地全在他一系列的作品爆發開來,每一件作品都讓人心神盪漾怦然心動,忽而柔順、忽而叛逆,卻仍深深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現在就讓我們慢慢來欣賞羅丹這些激情的創作作品。 

「吻 The Kiss」:

羅丹-02-02.jpg   

這件作品可說是羅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常被討論的作品。這原本也是地獄門中的一段故事,作品原名是Francesca da Rimini,描述的是一段不倫之戀。Francesca是Ravenna的公主,為了鞏固兩國邦交而嫁入Rimini,丈夫是跛足的王子Maratesta,但Francesca卻愛上了Maratesta的弟弟Paolo,Maratesta最後還是發現兩人之間的曖昩而將兩人都殺死。   

但或許羅丹將這兩位之間的吻呈現得太過深情,讓人們捨棄了這段背景故事,完全沉醉在兩人的情慾世界之中,甚至還做為情人節表達愛意的卡片,這點可能連羅丹本人都始料未及,畢竟若純粹以美學的觀點而言,The Kiss的的確確是件極為上乘的佳作。

羅丹-02-03.jpg   

其實羅丹為這件作品留下了一個伏筆,仔細看Paolo的雙手,雖然右手輕輕扶著Francesca的腰,但左手卻是放開的,就這麼細微的動作,羅丹要表現的似乎是Paolo的一點點抗拒:

羅丹-02-04.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美是到處可尋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 羅丹 

第一次被羅丹的作品所吸引的是它所傳遞的那股強烈的情緒張力,那種憂鬱與激情夾雜的不安與掙扎迅速將你的血液加熱到沸騰。

羅丹-01-01.jpg   

就是這麼直接衝擊著你的感官與情緒,用最簡單的線條,像一把利劍般毫無保留地刺進每個人的心田,勾出深藏在內心深處最不捨的思念。

羅丹-01-02.jpg   

羅丹的作品幾乎分不出已完成或未完成,他總是用最深刻又最直接的表象來刺激每個人的視覺,卻又留出一大片未完成的想像空間來刺激每個人的心思,每每看到羅丹的作品都會讓我心中產生極大的衝擊,就像一股糾結扭曲著的情緒即將在瞬間爆發開來。

羅丹-01-03.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用37歲的生命燃燒出璀璨的星空,火焰般的熱情,卻像病毒般啃蝕著年輕的生命,一聲槍響,帶走了他一生孤獨的靈魂。

梵谷-05-01.jpg   

被社會逼到牆角的梵谷,掙扎著卻不知為何世人對他如此的殘酷,他內心感到無比的寂寞,對照著現實,梵谷的卑微與委屈換來高更的冷漠與無情,看了真教人鼻酸,就在兩人大吵一架之後,高更拂袖而去,留下落寞的梵谷,兩人從此以後就沒有再見過面。高更離開後,梵谷病情加重,1889年住進亞耳附近的「聖雷米療養院Saint-Rémy」,但梵谷仍不忘作畫,這時期梵谷的作品像發了瘋似的呈現許多火焰般蠕動的旋渦,像是要將他長久以來所承受的哀怨與悲悽一股腦全部釋放出來,每一幅畫作都迸發出強烈的憤恨與不平,不斷地向世人控訴著:

梵谷-05-02.jpg   

梵谷-05-03.jpg

梵谷-05-04.jpg  

Olive、Cypress、Iris這些南法普羅旺斯絕美的景緻此時此刻在梵谷眼裡卻是何等的糾結,他一筆一劃描繪出他眼中的世界,一筆比一筆厚重,不斷的旋轉、糾結,卻仍無法解開心中的迷惘,為何真實的世界如此容不下我。

梵谷-05-05.jpg

梵谷-05-06.jpg

梵谷-05-07.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音樂詩人Don McLean用一首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 輕柔的旋律撫慰著人心,也撫慰著梵谷這一顆從星空中隕落的靈魂。 

Starry, starry night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梵谷-01-01.jpg     

在滿佈星辰的夜晚,

夏夜裡望向星空,像是你調色盤上藍與黑的塗塗抹抹,

繁星點點,彷彿就是一雙雙眼睛,看穿我靈魂深處最黑暗的角落。

 

Shadows on the hills

Sketch the trees and daffodils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hills

In 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梵谷-05-06.jpg     

山坡上,你用陰影描繪出絲柏和水仙,

緊緊抓住輕輕拂過的微風和冬夜帶來的一絲寒意,

星光撒在大地,在地平線上描繪出雪一樣白的邊際。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梵谷-04-05.jpg   

我終於了解你想說的,

你是如何被困在理智的桎梏中,

你又如何企圖讓自己從桎梏中脫逃,

過去沒有人在聽,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去了解你,

但或許他們現在會想要去了解你了吧!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期待總是伴隨著失望,高更旋風般地造訪、劇烈地爭執、隨後又瞬間消失無蹤。他傷的不只是梵谷的左耳,也激怒了梵谷火焰般燃燒的靈魂。

在得知高更終於答應前來亞耳,梵谷的心情立刻開朗了起來,除了張羅yellow house之外,他仍不忘記持續地作畫,這段時間的作品當然也充滿了快樂的朝氣,不僅顏色鮮活,連筆觸也輕盈了許多:

梵谷-03-01.jpg   

在梵谷熱烈的期盼下,高更終於在1888年的十月抵達了亞耳,在此之前梵谷曾贈予高更一幅自畫像:

梵谷-03-02.jpg   

高更也同樣回贈了一幅自畫像,但卻將這件作品命名為「悲慘 Les Miserables」:

梵谷-03-03.jpg   

一向自視甚高的「高更 Paul Gauguin」原本是一位成功的股票交易商,擁有房產和許多藝術收藏品,也偶爾從事藝術創作,在1882年股市大崩盤之後,財務陷入困境的高更才改行轉而成為專職的畫家。但畫家的收入根本不足以養家活口,因此高更只好四處打工,曾擔任過帆布推銷員、海報張貼小販、還曾去巴拿馬運河當苦力,更慘的是高更在巴拿馬還染上了瘧疾,只好回到巴黎就醫,不久之後便接到梵谷的邀請來到亞耳來作客。

梵谷-03-04.jpg   

對驕傲的高更而言,這一連串的打擊並沒有損害他的自我尊嚴,反而讓他覺得看什麼都不順眼,於是懷著憤憤不平情緒的高更來到了亞耳,就像帶著一肚子的火藥一般,碰上了像火焰一般熱情期待的梵谷,當火藥遇上火焰,其結果可想而知!

梵谷-03-05.jpg   

對於高更的來訪,梵谷亟盡地主之情誼,拿出身邊所有的一切熱烈地款待這位貴賓。高更抵達後的那段時間兩人曾一起前往Les Alyscamps作畫,雖然偶爾也會因為彼此對於創作的理念不同而發生口角,但日子過得倒也相安無事。   

這段期間高更曾經為梵谷繪製肖像,並稱梵谷為「向日葵畫家」:

梵谷-03-06.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