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角形噴泉水池沿著中央走道往羅浮宮方向前進,經過了兩側露天座談區的巡禮之後,我們來到了圓形噴泉水池 (Grand Bassin Rond):
到目前為止,雖然我們已經看過了許多作品,但花園裡還有許多同樣動人的雕塑,每件作品背後都敍述著一段故事,值得駐足欣賞,也足以發人深省,這也是藝術迷人之處,或許在其中你也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同樣的,我們還是按著順時針方向繞行一周,欣賞環繞著這座圓形水池邊的雕像作品。
首先是 Louis Ernest Barrias 的作品「斯巴達之誓 The Oath of Spartacus」:
作品描述的是羅馬帝國的勇士斯巴達在少年時期解救被處以釘刑的奴隸,少年斯巴達見奴隸慘死而心生不忍,並發誓要對抗權貴來解救所有的奴隸。仔細看這件作品的幾個細節便可發現 Barrias 的細膩之處,注意到少年斯巴達的表情,憤怒、篤定、堅強,十分精準的傳達出斯巴達此時此刻的決心:
垂死的奴隸無力的倚在少年的身上,垂下的臂膀被少年的左手輕輕地握著,奴隸腳上的釘子尚未除去,而少年右手上還緊握著一把小刀,左手輕柔、右手果決,每一個細節都足以讓人為之動容。
往順時針方向,緊接著便是 Jules Toussaint Roux 的作品 La Comédie:
接下來則是 Laurent Marqueste 的作品 Le Centaure Nessus enlevant Déjanire:
再來則是 Jules Ramey 的作品「鐵修斯斬殺牛頭人身之怪物邁諾特 Théséé combatant le Minotaure」:
這件作品的主題是希臘的一段神話故事,主要是描述雅典王子鐵修斯進入克里特島的迷宮中斬殺邁諾特並解救被囚禁在迷宮中的童男童女,Ramey 將鐵修斯和邁諾特的肌肉曲線雕塑得十分生動:
從背面所展現的肌肉線條更可以感受到整件作品的力與美:
再往右走,我們看到了一件相當動人的雕像,這是 Aimé Millet 的 Cassandre se met sous la protection de Pallas:
Pallas 是希臘羅馬神話中戰爭女神雅典娜 (Athene) 的別名,Cassandre 是特洛伊 (Troy) 的公主,同時也是太陽神阿波羅 (Apollo) 的女祭司,木馬屠城之前她曾預言木馬中藏有軍隊,但未獲採信,木馬屠城後,她躱在雅典娜的神廟之中企求受到保護,Aimé Millet 的作品就是描繪這一段神話故事。
接下來的這座雕像更是讓人感動,這是 Henry Vidal 的作品 Faceplam:
無須多言,只要靜靜的佇立在這座雕像面前,你便可感受到那種掩面而泣、椎心刺骨的苦楚,或許你心中浮起的是一連串的疑問,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若是天涯淪落人,究竟何事惹傷神?
接下來這件則是 Jean-Baptiste Hugues 的作品 La Misère (苦難):
再往右,這件雕像是 Jean Debay the Younger 的 Périclés distribuant des couronnes aux artistes:
François Sicard 的作品 Le Bon Samaritain:
Charles-François Lebœuf 的作品 Alexandre combattant:
Denis Foyatier 的作品 Cincinnatus:
最後一件則是 Paul Gasq 的作品 Médée:
到目前為止,我們算是逛完了整座杜樂麗花園,下一篇我將帶著大家進入卡魯索廣場,依序介紹卡魯索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 以及卡魯索廣場 (Cour du Carrousel) 兩側一棟又一棟宏偉的建築,同時也為大家介紹這些建物外牆眾多精彩的裝飾藝術及雕塑作品,敬請期待。
By Pongo 於Jan. 06, 2018
註:典藏羅浮宮系列文章中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