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欣賞德儂沙龍的作品時,我們曾介紹新古典主義宗師「賈克路易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的得意門生「葛林 GuérinGuérin的弟子「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以及「傑利柯 Théodore Géricault」卻反對新古典主義的制式、冰冷與理智,認為藝術應是主觀的直覺、情感與個性,因此兩人的風格便與恩師 Guérin 漸行漸遠,最後終於擺脫古典學派的束縛,逐步形成色彩強烈、筆觸奔放的「浪漫畫派 Romanticism」,這種強調自主意識的浪漫主義風格也逐漸影響到如格羅、德拉洛奇等新古典主義的嫡傳子弟,獨留安格爾一人仍堅守著新古典主義的精神。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我們便來看看浪漫畫派宗師「德拉克洛瓦」的作品。 

緊接著上篇文章所介紹傑利柯的作品The Charging Chasseur」,接下來左邊的這件大型畫作便是「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的「希阿島的屠殺 The Massacre at Chios」

典藏羅浮宮-028-01.jpg   

同樣是以戰爭為背景,我們不妨將先前所介紹新古典主義宗師大衛的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以及這幅浪漫主義宗師德拉克洛瓦所繪製的「希阿島的屠殺 The Massacre at Chios」兩件作品相互比較一下,看看新古典畫派與浪漫畫派在風格上的差異。

典藏羅浮宮-028-02.jpg   

就以我們先前曾介紹過大衛的作品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而言,描述兩軍對戰之際,有一位薩賓女子Hersilia出現在兩軍交鋒的戰場,企圖阻止兩軍互相殘殺,在Hersilia身邊還有另一群帶著小孩的薩賓婦女,她們都希望能讓戰事平息,期待兩個城邦之間能夠永久和平共處,大衛這件作品的用意是想藉著薩賓婦女企圖以愛來化解戰爭危機的高尚情操來撫慰已歷經多年革命戰亂的人心

典藏羅浮宮-028-03.jpg   

而德拉克洛瓦「希阿島的屠殺」這件作品是在描述土耳其軍人大肆屠殺希阿島的希臘百姓,為了表現出希阿島上受難居民所承受的痛苦,德拉克洛瓦用灰暗的色調來突顯受盡凌辱的百姓,整個畫作讓人感受到強大的張力,由於畫面所呈現的場景太過逼真,讓「安東尼格羅 Antoine-Jean Gros」驚呼連連,甚至稱這件作品為「藝術界的屠殺 The Massacre of Art」:

典藏羅浮宮-028-04.jpg   

和大衛的新古典畫派相較之下,德拉克洛瓦所代表的浪漫畫派作品不強調細膩的筆法,反而強調畫作所帶給人們情緒的反應,從「希阿島的屠殺」畫作中出現的每一個人物都帶著十分強烈的表情,有的疲憊不堪、有的奄奄一息、有的殘暴無情、有的悲傷無助…,光看這些人物就可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悲慘。   

畫面左半邊面無表情呆坐在一側的男子用手捂住左胸的傷口,其下方另一對男女則是身受重傷、奄奄一息,只有默默地等待死神的降臨:

典藏羅浮宮-028-05.jpg   

畫面右半邊騎在馬上耀武揚威的土耳其士兵,正強行擄走上半身赤裸的希臘婦女,旁邊另一位婦女企圖阻止,土耳其士兵作勢要抽出腰間的彎刀,整個畫面一氣呵成,也描繪出戰爭殘酷的另一面:

典藏羅浮宮-028-06.jpg  

典藏羅浮宮-028-07.jpg  

典藏羅浮宮-028-08.jpg   

畫面正中央則是一對男女悲慟地擁抱在一起,在其後方不遠之處,隱隱約約還可以看到另一群土耳其士兵正在槍殺意欲逃跑的希臘百姓。

典藏羅浮宮-028-09.jpg   

在施暴者馬蹄下的一位婦人,憤怒而又無助的表情極具震撼力,與其另一幅作品「A mad woman」有著相同的眼神,傳遞出同樣的無奈:

典藏羅浮宮-028-10.jpg   

典藏羅浮宮-028-11.jpg   

右下角一個活生生的嬰兒在母親的屍體上爬行,更是讓人看了不忍卒睹:

典藏羅浮宮-028-12.jpg   

德拉克洛瓦用這件作品表達出對希臘獨立的憐憫與同情,此舉也引發法國民眾對這次事件的關注。相較之下,大衛的作品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所描繪兩軍對戰之情景,整個畫作所呈現的情緒氛圍相對之下就顯得平靜了許多。 

By Pongo Jan. 28, 2018 

延伸閱讀 

 

註:典藏羅浮宮系列文章中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彭哥 (Pongo) 的頭像
    彭哥 (Pongo)

    美食、藝術、微醺的品味人生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