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 – 1944)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 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挪威.奧斯陸
1908可說是孟克一生的轉捩點,從療養院痊癒出院後,孟克的作品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再加上此時的孟克已經是極負盛名的畫家,各式各樣的邀約不斷,身邊也有許多年輕貌美的模特兒,孟克似乎也擺脫了以往對女性的恐懼與排斥,這一切驚人的轉變也充份展現在他的作品之上。
像是 1911 所繪製的 Springtime,鮮艷的色彩搭配輕鬆溫馨的畫面,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會是孟克的作品:
這一段時期孟克的其他作品同樣呈現出亮麗的色彩與平穩的情緒,這些特色都與先前 Frieze of life 的系列作品大異其趣,像是 1912 的 The Yellow Log 以及 1913 的作品 On the Sofa,從這些作品中充份展現出晚年的孟克似乎已經在心靈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與和諧,
1914 至 1916年間孟克在 Great Hall of Oslo University 完成了一組最具代表性的壁畫:
這組壁畫有三個主軸,其中在左側的畫作名為 The History:
一位閱歷豐富、一身漁夫裝扮的長者正在將他一生寶貴的經歷細說從頭,而他身旁的小朋友則是畢恭畢敬地傾聽著,漁夫是挪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老一少之間則象徵著一種傳承,似乎也在暗喻教育本身就肩負著歷史傳承的任務。
在左側的另一幅壁畫則命名為 Alma Mater,Alma Mater 是 Oslo University 的前身 Alma Mater Studiorum,圖中正在餵奶的女性是大地之母,身穿紅藍白三色衣裳則象徵挪威的國旗,身旁站立的小孩正在研究手上的物品,象徵一個年輕的生命正好奇地探索著這個世界:
正中央的這件作品則是 The Sun,光芒萬丈的陽光照耀著挪威的大地,萬物也因此得到啟發:
簡單的幾件畫作便勾勒出 Oslo University 的價值:「傳承」、「探索」、「啟發」,同時也闡述了教育實質存在的意義。
1916年,孟克買下了 Oslo 近郊的一個農莊 Ekely,在這裡渡過了他晚年的最後一段時光,在這28年裡,他畫了許多 Ekely 附近的鄉野景緻與農村百姓的生活點滴,像是在 Freia Chocolate Factory 所陳列的便是這一類風格的系列作品:
在孟克曲折的80年生涯中,從悲慘、憂鬱、苦悶到撥雲見日、陽光普照,奇蹟般的轉折讓人不禁慨嘆,有時候不是死亡威脅著人們,而是對未知的恐懼使人們失去勇氣、不敢向前邁進,即使前方就是明媚的春光,當人恐懼死亡的時候,就不知道該怎麼安心的活著。或許面對著當前日漸加劇的武漢肺炎疫情,此時此刻的你我,是否也該鼓起精神,努力地堅持著,長夜再漫長也總有盡頭,讓我們一起渡過漫漫長夜,共同迎向黎明時分破曉的第一束陽光!
台灣加油!
世界加油!
By Pongo (April 5, 2020)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