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美食總是人滿為患,「東街日式料理」當然也不例外,無論是「新竹東街」或是「竹北東街」,每到用餐時刻,如果沒有事先訂位,現場等候一個小時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或許是因為東街的餐點料好實在,價格又平易近人,因此還是有許多饕客趨之若鶩、樂此不疲,心甘情願地排隊守候。
這次臨時起意來到竹北東街,運氣不錯,排了半個小時就輪到我們。店家還十分貼心地在櫃檯邊安排了一些等候的座位,也可以在等候的過程先點菜,一方面減少客人上桌後的等餐時間,另一方面增加店家的翻桌率,一舉兩得,雙方都受惠。
趁著等候的時間環顧了店內的裝潢,開放式的廚房,料理師傅一舉一動都可一目了然,廚房的上方則是一排日本藝妓造形的玩偶,十分精巧細緻,為這家日式料理增添了一些風味。
由於事先點好了餐點,才入座不久,連店家所準備的餐前開胃小菜都還沒入口便陸續上菜,真是好快的速度。
第一道是每次來都必點的頂級生魚片,記得第一次來東街就是被這一道生魚片全面征服,從此便成為這家店的常客,生魚片盛盤邊上的哇沙米上面還蓋有東街的印章,好像是在為食材的新鮮掛保證一般,相當有趣。
這道生魚片可說是絕頂美味,厚切的生魚,像是冷藏的鮮魚,口感札實有彈性,不像有些生魚片是冷凍後再解凍,原本含在魚片內的水份結成冰晶後將肉質纖維撐開,解凍後的生魚就會顯得鬆垮垮的沒有彈性,而且這家店的生魚不但厚實,而且十分豪邁地切成超大塊,男生必須張大嘴,一片生魚送入口中便塞得滿滿滿,女生則必須分兩三口才能解決一片生魚,光就這一道生魚片就可以讓人齒頰之間得到大滿足。
接下來是手捲,這次點的是蘆筍手捲和浦燒鯛魚手捲,平常我都是點蘆筍蝦手捲、軟殼蟹手捲或是海膽手捲,原本菜單上是浦燒鰻魚手捲,聽說是因為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使得鰻魚產量銳減,因此鰻魚價格高得嚇人,大部份的店家只好以口感較為相近的鯛魚來製作浦燒鯛魚,多少可以滿足喜歡浦燒鰻魚的客人。浦燒鯛魚手捲我比較不常吃到,這次嚐一嚐鮮,果然非常美味,完全不輸給浦燒鰻魚,立刻加入我的最愛:
既然這次沒有點軟殼蟹手捲,那麼就來一道軟殼蟹沙拉,軟殼蟹淋上類似照燒的醬汁,甜中帶點微酸,酥脆的蟹殼也是令人難忘。在別家日本料理店所吃到的軟殼蟹沙拉淋的是和風醬,味道清爽,比較享受得到蟹肉的原始風味,照燒醬多少會把蟹肉的鮮美蓋過去,不過,怕腥的朋友或許會比較喜歡這種照燒醬汁的料理方式:
鮭魚炒飯也是上選的美味,簡單的料理卻考驗著師傅的功力,這裡的師傅炒出來的鮭魚炒飯鬆軟Q彈、粒粒分明,吃過好多次,幾乎也是每次必點的菜色,但師傅偶爾也會凸槌一下,不是米飯過硬,便是過於濕軟,不過即使如此,味道也還算可以接受,就像美國職棒賽揚級的投手偶爾也會失投,實在無須苛責。
今日重頭戲「沙公料理」,這不是菜單上的餐點,而是寫在黑板上的當日嚴選,東街料理每天都會有現流生鮮食材,看當日捕撈的漁獲,這些食材都寫在黑板上,也是東街的一大特色,我曾吃過鮪魚眼睛,超級滑溜的美味,可惜不是常有的食材,要碰碰運氣,不過今日的沙公料理也是讓人回味無窮:
這道沙公料理是直接清蒸後再淋上和風醬,作法簡單,卻是十分美味,吃得到沙公肉質的鮮嫰,而且蟹肉的微腥搭配和風醬汁卻是出奇的完美,令人讚嘆不已。
最後則是兩道烤魚料理,其中之一是竹筴魚,另一道名字我已經忘了,好像是「狗X魚」,名字真的記不起來,只記得味道還不錯,兩道烤魚份量都不大,一餐可以點兩三種不同的魚種,同時間能吃到不同的美味也是一種幸福。
我們還點了一道「山藥秋葵」當餐後的點心,在滑溜又黏稠的口感中結束了這一趟美食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