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當時年僅27歲的「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便開始遊歷各國,一方面拓展視野,一方面也企圖為自己的繪畫尋找不同的題材。首先他來到了英國,除了拜訪當地知名的肖像畫家「湯瑪士.羅倫斯Thomas Lawrence」以及水彩畫家「理查派克.伯明頓Richard Parkes Bonington」之外,德拉克洛瓦此行卻意外地成為英國詩人「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粉絲,莎士比亞作品中所堆疊的憂鬱氛圍也全都表現在他的畫作當中,其中德拉克洛瓦最喜歡的便是「哈姆雷特Hamlet」:
哈姆雷特是莎翁筆下著名的王子復仇記,描述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父王遭叔父「克勞地Claudius」毒害,顯靈要哈姆雷特為他復仇,於是哈姆雷特展開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復仇大業,上面這件版畫作品是描述哈姆雷特與同窗好友何瑞修 (Horatio) 經過正在掘墓的雷提斯(Laertes),雷提斯正準備埋葬妹妹歐菲莉亞(Ophelia),歐菲莉亞曾愛上哈姆雷特,但她只是哈姆雷特復仇計劃中的一顆棋子,歐菲莉亞傷心之餘失足落水而亡,雷提斯因此而與哈姆雷特決鬥,最後兩人在決鬥過程中雙雙死於毒劍之下。
另一位令德拉克洛瓦醉心的文學巨擘便是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尤其是歌德所寫的「浮士德Faust」更是讓德拉克洛瓦大為傾心,也以浮士德為主題創作了許多的作品:
「哈姆雷特Hamlet」和「浮士德Faust」都是悲劇,而且後來都被翻寫成歌劇,前者是為了報殺父之仇,而後者則是描述一位博學多聞的士紳「浮士德Faust」為了追求更完整的人生,用自己的靈魂向魔鬼換得了邪惡的能力,在經歷了縱慾、歡樂與痛苦之後,最後終於領悟了人生真正的意義。
而接下來這件德拉克洛瓦1826年所繪製的「The Combat of the Giaour and Hassan」則是取材自英國詩人「拜倫 George Gordon Byron」的作品「the Giaour」:
詩中描述的是土耳其的富豪Hassan,因為不滿小妾Leila愛上了Giaour,因此將Leila殺死之後棄屍在河裡,Giaour為了替Leila報仇而向Hassan挑戰,最後Giaour雖然殺死了Hassan,但卻也為了Leila之死而懊悔,最後決定遁入空門來為她贖罪。
另一件畫作也是取材自拜倫的詩集「the Bride of Abydos」,詩集中描述土耳其統治者Giaffir的兒子Salim愛上了同父異母的妹妺Zuleika,但卻受到Giaffir的譴責。後來Salim得知Giaffir其實是殺父仇人,並將此事告訴了Zuleika,並且誓言要為父報仇。這段故事最後的結局是Salim復仇失敗反被殺害,Zuleika也因傷心過度而過世,只留下孤獨的Giaffir為他一生所作所為而懺悔。
其實從這一系列作品中已隱約透露出德拉克洛瓦對東方文化的興趣,他不喜歡總是圍繞在聖經和神話故事這麼狹窄的主題上來創作,因此他除了用浪漫主義的文學作品做為創作的素材之外,對充滿異國風情的亞洲及歐洲文化也充滿了好奇,於是在1832年,德拉克洛瓦啟程走訪西班牙及北非各地,企圖擺脫巴黎的文明,尋找更多更原始的文化題材,在往後的30年間,他的作品一直都保有這種異國風情。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首先是他的一些水彩素描作品,包括「Jewish Bride」:
以及「Moroccan Women」:
這些水彩素描作品也可以看成是德拉克洛瓦的習作,或者是他在構思一件完整作品時的練習,像是他在繪製「沙達納帕路斯之死 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這件作品前便曾經用水彩素描來練習:
1834年,德拉克洛瓦畫了一幅「阿爾及亞的女子Women of Algiers」,描繪出三位穆斯林女子的居家生活:
由於穆斯林女子受到宗教的規範,是不容許揭開面紗來充當模特兒的,因此這是相當難得的一件作品,德拉克洛瓦忠實描繪出穆斯林女子的居家生活,右邊兩位正在閒聊的女子,仔細一看,會發現最右邊的女子正在抽著水煙,這在阿爾及亞當地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隨後幾年,德拉克洛瓦陸續創作了一些具有異國風情的作品,包括「Fanatics of Tangier」描繪在Tangier當地發生的一些暴動:
「Cleopatra and the Peasant」則是描繪埃及艷后及當地農民:
「Jewish Wedding in Morocco」則描繪出摩洛哥當地舉辦的猶太婚禮:
這種具有異國風情的畫風一直持續影響著德拉克洛瓦後續的創作,除了北非風情之外,還摻入了一些西亞、中東等帶有一些東方色彩的元素,這種混合各式風情的創作模式也成為德拉克洛瓦晚期作品的一大特色。
1840年的作品「Entry of the Crusaders into Constantinople」是描繪十字軍東征時入侵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景象:
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德拉克洛瓦在這件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黃、褐、棕等大地色彩,讓整個畫面顯得更加的沉重。
另外,德拉克洛瓦在1846年及1858年以「The Abduction of Rebecca」為主題各創作了一幅油畫作品:
這兩件作品可以說是將浪漫主義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緻,作品中忽略了許多細節的處理,反而在構圖上強調人物間的衝突與對立,扭曲的肢體和受到驚嚇的馬匹,將衝突的情緒拉昇到最高點。
說到馬匹,德拉克洛瓦在中後期的作品當中經常會出現馬匹,或許因為動物在受到環境的刺激後常會有更誇張的肢體動作,更容易彰顯畫家所要傳達的情緒。像是「Combat of the Giaour and the Pasha」:
「A Moroccan Saddling a Horse」:
「Arab Horses Fighting in a Stable」:
有時候更不只是馬,還加入了虎、豹、獅等更兇猛的野獸來製造情緒更大的張力,像是「Tiger Hunt」:
「Jaguar Attacking a Horseman」:
「Lion Hunt」:
從「但丁的渡舟 The Barque of Dante」、「希阿島的屠殺 Le Massacre de Scio」、「沙達納帕路斯之死 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自由領導人民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到中後期恣意而自由的創作風格,德拉克洛瓦用他雄渾而帶有強烈情緒的筆法畫出一幅又一幅震撼人心的佳作,不僅成功地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帶領著浪漫主義的風潮成功地從新古典主義的嚴格規範中釋放出來,由德拉克洛瓦所代表的浪漫主義在西方美術的歷史中雖然沒有掀起滔天巨浪,但這種突破傳統的全新思維卻不斷地擴散,不僅讓當代的許多藝術家解開了古典教條的桎梏,同時也為西方藝壇導引出一股創新的動能,其對西方藝壇後續整體的發展仍可說是具體而微、功不可沒。
By Pongo 於July 08, 2014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