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清晨、是黃昏,莫內的畫帶領人們走向自然

感覺光,感覺風,感覺無所不在的深情

莫內,這位人稱「印象派之父」的藝術大師,因一幅「日出-印象」而促成了法國藝術史上最重要的「印象畫派Impressionism」的誕生:

莫內-01-01.jpg   

「莫內Claude Monet」,印象派之父、水上的拉斐爾,愛家的莫內、愛下廚的莫內、喜歡種花的莫內、多情又木訥的莫內,不論你如何形容莫內,喜歡莫內總會讓人感到一種平凡的幸福。

莫內-01-02.jpg   

少年時期的莫內便展現了他在繪畫上過人的天份,他擅長捕捉人物的特質,因此以「諷刺漫畫」而小有名聲,簡單幾筆便能充份掌握畫中人物鮮明的個性:

莫內-01-03.jpg   

意氣風發、少年得志的莫內,一直為自己的繪畫技巧感到自豪,直到有一天,當他為雜貨店老板畫素描時,店裡來了一位客人「布丹Eugene Boudin」,看了他的畫,淡淡地說:「畫得還不錯,但只畫這些素描和漫畫,真是太可惜了,不如來跟著我學畫吧」。於是,好勝的莫內便依布丹的邀請 (或者也可以說是依布丹的挑戰),在隔日清晨赴約前往布丹的畫室一探究竟。

莫內-01-30     

莫內到了布丹的畫室,布丹二話不說,扛起畫架,便帶著莫內外出,兩人在巴黎近郊的楓丹白露森林作畫,布丹也沒說什麼,只教莫內把看到的風景畫下來,便自顧自地畫起圖來。

莫內-01-05.jpg   

不服輸的莫內也架起畫架開始作畫,從清晨畫到中午,就因為從日出到日正當中陽光不斷的變換,讓莫內驚嘆大自然在不同光線的投射下,竟有如此多變的風貌,愈畫愈覺得不可思議,光和影的變換竟然能呈現如此不同的色彩與感覺,真的是難以捉摸。

莫內-01-04.jpg 

這時候的莫內終於明白布丹的用意了,從文藝復興以來,畫家幾乎都在室內作畫,因此對光與影的描繪多半出自於想像或是學理上的構圖,若不是親身體驗、親眼目睹,真的不會去發覺原來在大自然的光影變幻中同樣的景緻竟能呈現如此不同的情緒。對這種難以捉摸的光影,莫內深深著了迷,從此,莫內成為一生追求光影變幻中最獨具一格的畫家,他全心投入光與影的探索,描繪出其對現實世界大自然獨到的觀感,這種一生只為成就一個夢想的信念,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執著。 

受了啟發的莫內,開始專心從事風景畫的創作,1858年的這一幅作品「View at Rouelles」便呈現出動人的畫面:

莫內-01-07.jpg   

這件作品帶有濃濃的「巴比松畫派」和「自然寫實主義」的風格,讓布丹看了大為讚賞,便建議莫內到巴黎Suisse Academy繼續學習。莫內受到鼓舞,並動身前往巴黎,在巴黎Suisse Academy求學期間,莫內認識了「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兩人不但成為好友,更經常一起作畫。

莫內-01-08.jpg   

在往後的數年間,莫內陸陸續續認識了「雷諾瓦 August Renoir」、「巴齊耶 Frederic Bazille」、「希斯萊 Alfred Sisley」、「庫爾貝 Gustave Courbet」、「馬奈 Édouard Manet」等人,一群人在一起作畫、討論,也一同出遊,逐漸成為巴黎畫壇受人注目的一個族群。

莫內-01-09.jpg   

1865年莫內以兩幅描繪「哈維港 Le Havre」的風景畫在沙龍展中嶄露頭角,這兩幅畫作分別為「哈維港的岬角」及「哈維港的燈塔」:

莫內-01-10.jpg   

莫內-01-11.jpg  

但沙龍展之後的一段期間,莫內在藝壇上的表現反而節節敗退,接連幾件作品都遭到無情的退件和嚴厲的評論,連他自己感到十分滿意的作品「花園中的女人 Women in the Garden」也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莫內-01-12.jpg   

莫內在此畫中只想表現出那些穿透樹葉、花叢以及人們服飾上的陽光變化,而不是要表明什麼思想。但這幅作品卻不為官方沙龍所接受,當時官方沙龍認為這件作品筆法粗糙並且缺乏明確的主題而予以退件。但莫內並不氣餒,或許是受到馬奈及庫爾貝兩人率直而堅持原則的個性影響,莫內也開始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風格。他更加專注在光與影的捕捉,為了更能掌握瞬間不斷變換的光影效果,莫內逐漸忽略形式細部的描繪,反而著重在陽光下花、葉、人物所呈現的顏色,這種快速作畫的風格逐漸成為這一群同學共同研究切磋的主題,因此自1866年至1872年間,莫內和這群同學都留下了許多令人讚嘆的作品。

莫內-01-13.jpg   

這段期間莫內也剛好經歷了人生中的重大事件,1867年他和卡蜜兒生下了第一個兒子Jean,卡蜜兒是莫內唯一的模特兒,莫內對他是一見鍾情,兩人朝夕相處,日久生情,莫內一直希望能和她共結連理。

莫內-01-14.jpg   

1867年莫內與家人到Sainte-Adresse渡假,渡假期間繪製了一幅相當精緻的作品「Garden at Sainte-Adresse」:

莫內-01-15.jpg   

除了光與影的呈現更加成熟外,這幅畫的構圖相當完整,兩面飄揚的旗幟更讓人清楚感受到陣陣涼風,但畫中人物之間似乎沒有太多的互動。其實畫面中背對著坐在椅子上的紳仕應該是莫內的父親,此時的莫內因為與卡蜜兒的戀情遭到父親反對而與父親正處於冷戰階段,這次的渡假就是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同,但結果並不如他所預期,失望之餘的莫內便開始遊走他鄉,想藉由繪畫來抒解他的鬱悶。 

這段期間莫內專心作畫,因此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The Quai at the Louvre」:

莫內-01-16.jpg   

Gardens of the Princess」:

莫內-01-17.jpg   

還有十分著名的「Bathing at La Grenouillere」:

莫內-01-18.jpg   

以及「蛙塘La Grenouillere」:

莫內-01-19.jpg   

蛙塘是賽納河畔一處露天咖啡和遊艇中心,莫內時常和他的朋友雷諾瓦等人去那裡作畫,這幅畫背景中的樹用橄欖綠,人物用白色和藏青,莫內用纖細的筆觸簡單幾筆就可以嫺熟地勾出輪廓,平塗的藍色和白色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產生天空,褚色和藍色、藍色和黑色則表現水上的倒影,這幅畫作中更明確地呈現出莫內對顏色運用的超凡技巧,也從此建立莫內自己獨特的風格。 

1870年他和卡蜜兒結婚,終於如願組成了一個人人稱羨的幸福家庭。一家三口並到法國北方諾曼地海邊的一個小鎮Toruville 渡假:

莫內-01-20.jpg   

普法戰爭爆發前夕,莫內帶著家人到倫敦避難,這段期間莫內接觸到英國自然主義大師「康斯坦伯 Constable」以及「透納 Turner」的作品:

莫內-01-21.jpg   

莫內從這兩位大師的作品中受到許多啟發,尤其是兩位大師對光與影的呈現技巧更是莫內研究的主題,大開眼界的莫內創作風格因此變得更加的獨特而洗鍊,在此時期的代表作「The Thames at Westminster」畫出了大霧中的西敏寺,充份展現色彩的層次感:

莫內-01-22.jpg   

1872年他離開倫敦,取道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舉家遷回巴黎,定居在巴黎近郊的「阿讓特 Argenteuil」,回程中當然也留下了許多充滿荷蘭風情的作品:

莫內-01-23.jpg   

當然也包括荷蘭農村的註冊商標—風車:

莫內-01-24.jpg   

1866至1872這六年間,他畫出了他的幸福,他畫出了法國美麗城市的街景,畫出了倫敦的霧,也畫出了阿姆斯特丹多彩繽紛的田園景緻及風車,回到阿讓特之後更畫出了阿讓特迷人的小鎮風光:

莫內-01-25.jpg   

阿讓特之秋「Autumn Effect at Argenteuil」:

莫內-01-26.jpg   

甚至是阿讓特所舉辦的帆船比賽「The Regatta at Argenteuil」

莫內-01-27.jpg   

雖然創作了這麼多的作品,但由於莫內與這群好友們的創作風格與當時主流的學院派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這些報名參加「官方沙龍展Salon de Paris」的作品總是被拒於門外。1873年,莫內和好友畢沙羅、希斯萊開始考慮自行舉辦沙龍展來向世人介紹這些被官方沙龍拒於門外的新銳畫家,他們還將這個沙龍展取了一個酸溜溜的名稱:「落選沙龍展Salon des Refusés」,沒想到落選沙龍展卻意外成功,參觀的人潮絡驛不絕,也在坊間掀起一股熱潮。或許是因為這些新銳畫家的作品描繪的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更貼近一般民眾的心聲,反而受到普羅大眾的歡迎,這一點也引起官方的不滿,不斷運用媒體力量來大加撻伐。 

在參展作品中有一幅莫內的作品「日出.印象Impression, Sunrise」:

莫內-01-28.jpg   

這幅作品引來官方評論家Louis Leroy嚴厲的抨擊,甚至還在法國著名的諷刺報Le Charivari中不屑地說:「印象、印象,這幅畫唯一的印象便是完全雜亂無章,比胡亂塗鴨的草稿還不如」,原文的內容為:「Impression I was certain of it. I was just telling myself that, since I was impressed, there had to be some impression in it — and what freedom, what ease of workmanship! A preliminary drawing for a wallpaper pattern is more finished than this seascape.」。這群新銳畫家對於這些無情的評語非但沒有反擊,反而詼諧地說:「沒錯,我們就是畫直覺、畫印象,以後就稱我們為印象派好了」。 

誰也沒料到,幾句幽默的對白,卻促成西洋近代美術史上最重要的畫派:「印象畫派Impressionism」的誕生。它平易近人的畫作題材,對光影、色彩、情緒、氛圍的表現促成後續更多元的美術發展,也為西洋美術掀起一場綿延不絕而影響深遠的創新革命。

莫內-01-29.jpg   

By Pongo (Nov. 17, 2013) 

延伸閱讀:

【印象經典】莫內 (之二):留不住的摯愛—卡蜜兒

【印象經典】莫內 (之三):用一生來捕捉光與影的大師

【印象經典】莫內 (之四):生生不息的睡蓮與垂柳

【印象經典】莫內 (之五):特展—看見色彩的温度!

【光與影】光影魔術師—卡拉瓦喬、林布蘭特、莫內

【法國巴黎】以莫內為名—瑪摩丹莫內美術館(之一)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