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術與大師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巴黎自在的浪漫和印象派眾多同好的歡樂氛圍,讓不安的靈魂終於得到片刻的喘息。

梵谷-02-01.jpg  

或許是巴黎特有的歡樂與浪漫氣氛,來到巴黎的梵谷似乎也沾染到這股氣息,畫風開始呈現更多的色彩。

梵谷-02-02.jpg

梵谷-02-03.jpg 

在當時,梵谷的弟弟「里奧 Theo」已經是巴黎藝壇十分成功的一位交易商,因此梵谷透過他也認識了許多當時最活躍的泛印象派畫家,像是莫內、雷諾瓦、竇加、秀拉、席湼克、塞尚…等,梵谷也從這些畫家們身上學習到許多構圖與色彩的技巧,有了弟弟的強力後盾,又有這麼多藝界的朋友,這段時期的梵谷可說是如魚得水,心情十分輕鬆愉快,這種開放的情緒也充份展現在他的作品中。

梵谷-02-04.jpg 

在他住所附近有幾間磨坊,其中之一便是雷諾瓦「煎餅磨坊派對」作品中的「Le Moulin de la Galette」,梵谷也畫了幾幅這間磨坊外觀的風景畫作:

梵谷-02-05.jpg  

梵谷-02-06.jpg   

由畫中可以十分清楚地感受到,此時的梵谷,不但用色鮮明暢快,連筆觸都顯得輕盈了許多,頗有印象派亮麗的風格。或許是對帶有家鄉荷蘭特色的風車情有獨鐘,除了Moulin de la Galette之外,梵谷還畫了Moulin de Blute-Fin和其他的風車磨坊

梵谷-02-07.jpg

梵谷-02-08.jpg

梵谷-02-09.jpg

梵谷-02-10.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熱情的生命活在一個無情的世界裡,註定了他悲情的一生。

梵谷-01-01.jpg   

他很醜,他也不溫柔,但他有顆熾熱的心。

他什麼都不會,連如何過日子都不會,只會畫畫,他用力地畫,不停地畫。

人們說他瘋了,他只好瘋了。

他就是梵谷,窮畫家、紅瘋子,27歲開始畫畫,37歲自殺身亡。

梵谷-01-02.jpg   

他的世界殘酷寂寥,他不甘心只是默默承受,也不願意一直拖累家人,最後他只好選擇自行了斷。我常在想,要讓一位對生命充滿熱情、對世界充滿期待的人,選擇用自殺的方式在37歲時永遠離開他所眷戀的塵世,這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無奈,或許這就是絕望的痛苦吧!

梵谷-01-03.jpg   

「梵谷 Vincent Van Gogh」,這位十九世紀末荷蘭籍的「後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繪畫大師,他醜陋的外表下包覆著的卻是比天使還要柔軟的心,但最令人不解的疑惑是:如此悲天憫人的心腸,為何總是用舖天蓋地的怒火來收場。   

是的,梵谷的心是柔軟慈悲的。他曾經篤信宗教,為了傳教,他深入教區,與紡織工人、煤礦工人一起過著三餐不繼的生活,他把他僅有的衣物與家當全數捐給教區裡貧困的百姓,自己卻只穿著破舊的外套;多少夜裡,他睡在破落的稻草堆中啜泣到天明,但卻因為他低下污穢的傳教生活引來教會的批評,認為他有辱教會的神聖與高尚,因而將他逐出教會之門,梵谷也因此看破了教會的虛偽,從此遠離那曾讓他奉為終身職志的傳教生涯。

梵谷-01-04.jpg

27歲以前的梵谷可說是一事無成,不斷地變換工作,也周旋在不可得的愛情與婚姻之間,他火焰般燃燒的熱情,凡走過必留下傷痕,工作也好、女人也罷,結局總是玉石俱焚、兩敗俱傷。 

最後,梵谷的滿腔熱情終於在繪畫的領域中找到了出口,1881年起,他全心投入藝術創作之路,只有不停地畫、不停地畫,才能讓他暫時忘卻身體的痛與心靈的苦,任誰也沒有想到,他這一次轉向藝術創作之路卻從此展開他人生中最燦爛也最精彩的十年。     

是的,就只有十年。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繼續來欣賞「竇加 Edgar Degas」的作品。

竇加-02-01.jpg   

其實竇加的孤僻個性從他早期的作品中「The Belleli Family」中便展露無遺:

竇加-02-02.jpg   

畫中主角是貝樂里一家人,仔細看到畫中人物的表情就不難發現這一家人似乎都各有所思,父親背對著觀眾,眼睛還瞄著桌上的報紙,母親更是眼神呆滯,無奈地望著遠方,小女兒雙手插腰,像是在發脾氣,一隻脚還盤坐在椅子上,姿勢甚是不雅,大女兒則若無其事地站立在一旁。 

一般人繪製肖像畫總會呈現最美好的一面,英姿煥發或是笑容滿面,很少有這麼「露骨」地去彰顯家人間詭譎的氣氛,像竇加用這麼犀利的角度去描繪肖像的場景倒真的不多見。或許竇加在當時印象派的畫家當中算是家境較為富裕的,他無須為生活煩惱,可以完全專注於藝術創作,也無須為了迎合市場多變的口味而改變自己繪畫的風格,他總是用他獨特的想法和他異於常人的觀察角度創作出令人瞠目結舌的作品,現在我們就一同來欣賞這些風格特殊的作品。

竇加-02-03.jpg   

眾所週知,在竇加所有作品中最受注目的便是芭蕾舞者系列,尤其是他對肢體動作精準而細緻的描繪手法可說是無人能及,而這些芭蕾舞者豐富而優雅的舞姿,在竇加輕描淡寫中卻呈現得如此完美,現在就讓我們先來慢慢地欣賞這位「暗黑」印象派畫家的芭蕾舞系列作品。

竇加-02-06.jpg   

在竇加近兩千幅創作中,芭蕾舞者就占了將近一半,這些芭蕾舞者的取景幾乎是無所不在,包括了舞台上表演的瞬間:

竇加-02-04.jpg

竇加-02-05.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在昏暗的燈光下,一個玻璃櫃中站著一位十四歲的芭蕾舞者:

竇加-01-01.jpg   

她微閉著雙眼,下巴擡起,雙手反背在身後,雙肩努力地往前伸展,臉上帶著早熟的邪惡傲氣。

竇加-01-02.jpg   

這是位於英國劍橋大學「費茲威廉美術館 Fitzwilliam Museum in Cambridge」的展示廳,這位站在玻璃櫃中的芭蕾舞者便是「竇加」的臘像作品「十四歲的小小芭蕾舞者 Little Dancer Aged Fourteen」:

竇加-01-03.jpg   

這件也是竇加最受爭議同時也是最精心創作的作品,為了這件作品,他畫了許多的草圖,一直到他滿意才開始製作塑像:

竇加-01-04.jpg   

這件作品首度公開時便引發了當代藝壇的嘩然,這位舞者不但有人猿般的臉型:

竇加-01-05.jpg 竇加-01-06.jpg   

還使用了真人的頭髮,真實的緞帶:

竇加-01-07.jpg   

真實的芭蕾舞服裝,連舞鞋都是用布做成的:

竇加-01-08.jpg   

在當時臘像多半只使用在醫學模型的製作,這件作品史無前例地將其運用在藝術創作之中,時至今日,仍有許多評論家聲稱這件作品應該存放在醫學模型館而不是在藝術殿堂之上。但無論輿論如何抨擊,這件作品在2009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仍以近6.5億新台幣的高價售出。

竇加-01-09.jpg 竇加-01-10.jpg 竇加-01-11.jpg   

這件令藝壇震驚的作品是出自於十九世紀法國的印象派畫家「竇加 Edgar Degas」,竇加雖被列為印象派的一員,但他的畫風卻與其他的印象派畫家大異其趣,實際觀察他的作品反而比較傾向於寫實主義或是浪漫主義的風格,其作品雖然充滿了律動,但卻散發著人性中冷漠與孤獨的氣息。

竇加-01-12.jpg   

竇加從小就展現他在繪畫領域的天份,1753年,當時年僅18歲的竇加便獲准進入羅浮宮臨摹大師的畫作,在這段期間,他臨摹了文藝復興的許多知名的大師作品,包括:拉斐爾、堤香、米開朗基羅,以及當代的大師如:安格爾、德拉克洛瓦…等。 

竇加早期學習的是古典主義的畫風,畫的是歷史與聖經故事,但表現得並不十分出色,像是1860年前後所繪製的「The Daughter of Jephthah」:

竇加-01-13.jpg   

以及「Alexander and Bucephalus」:

竇加-01-14.jpg   

1860年,34歲的竇加來到了諾曼地,此時的竇加對馬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仔細地研究馬的每一個細節,這也造就了他日後許多與馬相關的創作,包括各種姿態的馬、賽馬、馬球與馬術:

竇加-01-15.jpg   

1864年,竇加回到了巴黎,並認識了馬奈,受到馬奈的影響,竇加也開始將畫作的主題放在巴黎當時中產階級的生活。 

1872年普法戰爭後,竇加搬到美國路易士安那州的紐奧良,在當地他創作了一幅「紐奧良棉花交易所 A Cotton Office in New Orleans」,這幅畫作也讓竇加在藝壇上開始展露頭角:

竇加-01-16.jpg   

1873年,竇加再度回到了巴黎,但他的作品屢屢被拒於巴黎沙龍展之外,此時他認識了以莫內、雷諾瓦為首的印象派畫家,同病相憐的竇加也開始策劃與印象派年輕畫家們共同舉辦「落選沙龍展」,但個性陰沉的竇加從來不承認他是印象派的一員,為了沖淡落選沙龍展中印象派的色彩,他還刻意安排非印象派的畫家作品在同一展廳展出,此舉終於導致每年一度的落選沙龍展只展出了六年便宣告終結。 

竇加的叛逆個性從許多地方都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得到,他出生富裕家庭,父親希望他成為一位律師,他雖然進了法學院卻經常逃學;他是印象派創始集團的成員之一,卻不認同印象派在戶外捕捉光影的繪畫模式,甚至刻意待在室內作畫,此舉似乎在宣告他要和印象派劃清界限,結果造成竇加超過九成以上的作品都是在室內取材,與印象派其他畫家完全背道而馳,因此我自己給他冠上一個封號:暗夜裡的印象派畫家。 

不只如此,如果你仔細觀察竇加畫中的人物,似乎在這些人的臉上都找不到任何的笑容,而且空氣中總是瀰漫著一股冷漠與無奈,這更增添了這位暗夜印象畫家更濃厚的暗黑元素:

竇加-01-17.jpg   

在酒館一處不起眼的角落,兩個看似無助的人枯坐在一旁,呆滯的眼神讓人覺得迷惘:

竇加-01-18.jpg   

是該給妳安慰:

竇加-01-19.jpg   

還是只是靜坐在一旁傾聽妳心中的苦悶:

竇加-01-20.jpg   

我常覺得納悶,為何從竇加的眼裡所看到的人物,無論他們在做什麼,總是佈滿了令人窒息的不安與無奈,難道生命果真如此沉重,讓每個人都喘不過氣來:

竇加-01-21.jpg   

不僅如此,看許多竇加的作品,總會訝異竟有八成以上的主角都是背影,或像是狗仔一般躱在角落偷窺人們的一舉一動:

竇加-01-23.jpg   

或像是偵探一般,窺視著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竇加-01-24.jpg   

或者是刻意捕捉人們不經意流露出的醜態:

竇加-01-25.jpg   

或者是毫不留情地呈現芭蕾舞者在後台散漫的一面:

竇加-01-26.jpg   

竇加這種近似偷窺的取景角度一度讓人懷疑竇加的精神狀態,他描繪了許多芭蕾舞者在彩排前、練習室、走道間、休息室、甚至是在後台換裝或化粧的過程,在當事人毫不知情的狀況下揭露舞者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或許有些取材會令當事人感到困窘,但他如同照相般瞬間定格的描繪手法,精準地抓住舞者流暢的律動,讓許多後輩的畫家們讚嘆之餘還是不斷地向他學習,足見他對當代及後代畫壇的影響力。

竇加-01-27.jpg   

由於竇加長期被眼疾所困,到了晚年視力更是快速惡化,幾近全盲的竇加只好放棄繪畫,轉向較不倚靠視力的雕塑工作。全憑觸感的竇加,雕塑幾乎都用臘當材料,用捏製的方式將心中的印象一寸一寸地塑造出來,現存竇加的銅製作品也都是在竇加過世後再行塑模翻製而成的。

竇加-01-28.jpg   

好友們受不了個性孤僻冷峻的竇加而紛紛離去,連性情活潑開朗、素有「快樂畫家」封號的雷諾瓦也受不了,雷諾瓦就曾感嘆地說道:「What a creature he was, that Degas! All his friends had to leave him; I was one of the last to go, but even I couldn't stay till the end」。 

1917年,幾近全盲的竇加仍孤獨地漫步在巴黎街頭,這位終生未娶的「暗夜裡的印象派畫家」最後於同年九月在暗夜中死去,也結束了他83年漫長而又孤獨的一生。竇加雖然個性孤僻,但他一生所留下近兩仟幅作品卻為世人開啟了現代藝術的另一扇窗,他對肢體動作精準而細緻的描繪手法在當代可說是無人能及,尤其是芭蕾舞者豐富而優雅的舞姿,在竇加輕描淡寫中卻呈現得如此完美,甚至許多芭蕾舞的舞蹈教室還將這些作品當作是訓練教材,可見得竇加的畫作多麼地受到推崇,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便一起來欣賞這些生動的芭蕾舞者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如何在竇加筆下呈現出曼妙而流暢的舞姿。 

竇加-01-29.jpg     

By Pongo (Sept. 17, 2014) 

註:本系列 (藝術與大師) 所附照片均採用自網路,未註明出處,敬請見諒,若有違反著作權,煩請告知,當即刪除,謝謝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威廉布格羅-01.jpg     

之前在介紹米勒時曾經提到藝術領域有兩種美,一種叫做「壯麗 Sublime」,另一種叫做「美麗 Beauty」。當時所介紹的米勒其作品所呈現的是令人感到敬畏的「壯麗」,米勒所描繪的經常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和謙卑勤苦的農民,讓人直覺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

威廉布格羅-02.jpg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位畫家「威廉.布格羅 William Bouguereau」則是「唯美主義Perfectionism」的大師,他所要呈現的美則是純粹強調視覺上極致的「美麗」,一種形象及感官上令人屏息的美:

威廉布格羅-03.jpg   

「唯美主義」是十九世紀西洋美術古典學院派的一支分流,以英國畫家John Atkinson Grimshaw為主要代表人物,唯美主義認為「藝術的使命在於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訊息」,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他們如痴如醉地追求藝術的「美」,認為「美」才是藝術的本質。

威廉布格羅-04.jpg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她怎麼會永遠都如此青春而優雅?!

羅蘭珊-01.jpg   

記得不久之前歷史博物館曾與「瑪摩丹莫內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共同推出「印象經典.莫內」大展,當時便曾寫了一些文章介紹莫內及瑪摩丹莫內美術館,還介紹了印象派少數女畫家之一的「貝爾特.莫莉索Berthe Morisot」,莫莉索輕柔清新的粉臘水彩作品深受許多女性朋友的喜愛,今天就來介紹另一位同樣受到女性朋友歡迎的女畫家「瑪莉.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羅蘭珊-02.jpg   

巧合的是,瑪摩丹莫內美術館在去年(2013)也剛舉辦過羅蘭珊畫展,展出的作品大多來自於日本「東京瑪莉羅蘭珊美術館」,今年在中正紀念堂也正好與日本「東京瑪莉羅蘭珊美術館」共同舉辦了「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展期並不長(7/5至10/12),喜歡感性、浪漫、唯美風格的朋友千萬不可錯過。

羅蘭珊-03.jpg   

展出會場分為四個主題,分別為美好年代、流亡時期、瘋狂年代、及璀璨晚年,用時間的切割來詮釋這位女性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也讓欣賞者能從中去感受羅蘭珊不斷努力編織的夢想:

羅蘭珊-04.jpg   

瑪莉.羅蘭珊作品的風格獨樹一幟,很難將她歸類為哪一派別,她是當時社交圈十分受歡迎的名流,與「畢卡索 Pablo Picasso」、「布拉克 Georges Braque」等立體畫派藝術大師相當熟悉,也曾參與野獸派所舉辦的沙龍展,因此也有些藝評將她歸為「立體畫派」或「野獸派」,但重點不在於此,瑪莉.羅蘭珊的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在於她所流露出那種略帶憂鬱的靈氣,不管色彩或是線條,總是呈現出像抒情詩一般的迷情。

羅蘭珊-05.jpg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1825年,當時年僅27歲的「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便開始遊歷各國,一方面拓展視野,一方面也企圖為自己的繪畫尋找不同的題材。首先他來到了英國,除了拜訪當地知名的肖像畫家「湯瑪士.羅倫斯Thomas Lawrence」以及水彩畫家「理查派克.伯明頓Richard Parkes Bonington」之外,德拉克洛瓦此行卻意外地成為英國詩人「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粉絲,莎士比亞作品中所堆疊的憂鬱氛圍也全都表現在他的畫作當中,其中德拉克洛瓦最喜歡的便是「哈姆雷特Hamlet」:

德拉克洛瓦-03-01.jpg   

哈姆雷特是莎翁筆下著名的王子復仇記,描述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父王遭叔父「克勞地Claudius」毒害,顯靈要哈姆雷特為他復仇,於是哈姆雷特展開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復仇大業,上面這件版畫作品是描述哈姆雷特與同窗好友何瑞修 (Horatio) 經過正在掘墓的雷提斯(Laertes),雷提斯正準備埋葬妹妹歐菲莉亞(Ophelia),歐菲莉亞曾愛上哈姆雷特,但她只是哈姆雷特復仇計劃中的一顆棋子,歐菲莉亞傷心之餘失足落水而亡,雷提斯因此而與哈姆雷特決鬥,最後兩人在決鬥過程中雙雙死於毒劍之下。

德拉克洛瓦-03-02.jpg   

另一位令德拉克洛瓦醉心的文學巨擘便是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尤其是歌德所寫的「浮士德Faust」更是讓德拉克洛瓦大為傾心,也以浮士德為主題創作了許多的作品:

德拉克洛瓦-03-03.jpg   

「哈姆雷特Hamlet」和「浮士德Faust」都是悲劇,而且後來都被翻寫成歌劇,前者是為了報殺父之仇,而後者則是描述一位博學多聞的士紳「浮士德Faust」為了追求更完整的人生,用自己的靈魂向魔鬼換得了邪惡的能力,在經歷了縱慾、歡樂與痛苦之後,最後終於領悟了人生真正的意義。

德拉克洛瓦-03-04.jpg   

而接下來這件德拉克洛瓦1826年所繪製的「The Combat of the Giaour and Hassan」則是取材自英國詩人「拜倫 George Gordon Byron」的作品「the Giaour」:

德拉克洛瓦-03-05.jpg   

詩中描述的是土耳其的富豪Hassan,因為不滿小妾Leila愛上了Giaour,因此將Leila殺死之後棄屍在河裡,Giaour為了替Leila報仇而向Hassan挑戰,最後Giaour雖然殺死了Hassan,但卻也為了Leila之死而懊悔,最後決定遁入空門來為她贖罪。 

另一件畫作也是取材自拜倫的詩集「the Bride of Abydos」,詩集中描述土耳其統治者Giaffir的兒子Salim愛上了同父異母的妹妺Zuleika,但卻受到Giaffir的譴責。後來Salim得知Giaffir其實是殺父仇人,並將此事告訴了Zuleika,並且誓言要為父報仇。這段故事最後的結局是Salim復仇失敗反被殺害,Zuleika也因傷心過度而過世,只留下孤獨的Giaffir為他一生所作所為而懺悔。

德拉克洛瓦-03-06.jpg   

德拉克洛瓦-03-07.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大家都很熟悉德拉克洛瓦近800幅的油畫作品,但他所精心規劃設計的裝飾壁畫卻很少被傳頌,其實德拉克洛瓦最崇拜的藝術家是「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與「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兩人,尤其是米開朗基羅的「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壁畫,無論是「創世紀」或是「最後的審判」,德拉克洛瓦都賦予極高的評價,他還曾在手稿中提到「最後的審判 The Last Judgment」所表現的不只是米開朗基羅對Terribilita (強烈意志與憤怒) 的完美詮釋,更用孤獨與恐懼的氛圍來展現米開朗基羅特有的憂鬱氣質。基於這種崇拜與敬佩,德拉克洛瓦也一直期待有朝一日他也能創造屬於他自己的西斯汀教堂。

德拉克洛瓦-02-01.jpg   

前一篇文章結尾曾提到「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以一幅「自由領導人民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獲得法國民眾廣泛的迴響,同時也因此接獲法國當局許多的邀約,這些邀約首先是在1833年受託負責法國國民議會「波旁宮 Palais Bourbon」中的「國王廳Salon du Roi」內部裝飾藝術的設計與繪製,這對原本就躍躍欲試的德拉克洛瓦而言無異是一次大好的機會:

德拉克洛瓦-02-02.jpg   

剛接獲這項工程任命時,德拉克洛瓦對裝飾藝術的範疇僅止於一知半解,但他想在Salon du Roi創造一個類似西斯汀教堂般永垂不朽的壁畫,於是他潛心研究「濕壁畫Fresco」,但接連嚐試數週之後,德拉克洛瓦仍無法掌握濕壁畫的技巧,於是只好改用他最擅長的油彩來繪製壁畫,然後再於油彩上加一層臘來保護,在他後續幾件大型的裝飾藝術作品中大多都是用這種方式來製作。 

德拉克洛瓦首先用四個主題來裝飾天花板,這四個主題分別是Justice、War、Agriculture、和Industry:

德拉克洛瓦-02-03.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是法國浪漫主義的代表性人物,雖然他所處的年代正是新古典主義當道的時期,但他用雄渾而帶有強烈情緒的筆法來取代新古典主義的細膩與工整,畫出一幅又一幅震撼人心的佳作,不僅成功地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同時也為西方藝壇引發出一股創新的潮流。

德拉克洛瓦-01-01.jpg   

德拉克洛瓦不喜歡畫聖經故事,反而喜歡取材自近代的文學作品,像是英國詩人「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蘇格蘭歷史作家「華特.史考特Walter Scott」、以及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會讓人感受到許多不同的情緒,有時激昂、有時感傷、有時義憤填膺、有時豪情萬千。

德拉克洛瓦-01-02.jpg   

德拉克洛瓦17歲時便受教於新古典主義大師「雅克.路易.大衛」的高徒「葛林Pierre-Narcisse Guérin」,但德拉克洛瓦很快就對新古典主義的制式畫風感到厭煩,反而對巴洛克時期「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繪畫風格大為欣賞,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便可看出一些端倪,像是「the Virgin of the Sacred Heart」:

德拉克洛瓦-01-03.jpg   

這件作品沒有新古典主義所強調的細膩與完整,反而透出一些自由創作的情緒,像是天使並沒有趐膀,而在畫作下緣的百姓也並沒有流露出虔敬的感動,反而透出質疑的表情。 

1822年,24歲的德拉克洛瓦以一幅「但丁的渡舟 The Barque of Dante」入選巴黎的官方沙龍展:

德拉克洛瓦-01-04.jpg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痛苦終將過去,只有美麗會永存。           - 雷諾瓦 

曾經流傳在藝文界一個十分經典的話題:「蒙娜麗莎到底在笑什麼?」

雷諾瓦-03-01.jpg   

雖然至今尚無定論,但卻是一個有趣的導引。大多數的藝評家在解析一位大師的作品時,往往著重在其風格、技巧、構圖、派別、地位、甚至是其收藏的價值,但對於一般的普羅大眾而言,這些藝術成份似乎不是那麼的重要,故事性與趣味性反而更令人好奇。像是在欣賞雷諾瓦的畫作時,每當看到了他筆下的孩童或少女,周遭的一切似乎都安靜了下來,每一幅畫中的人物都是那麼的甜美,每個人的眼神也都流露著不一樣的情緒。每當我凝視著畫中人物的眼神時,我心中常會浮現一個問號:她們的心中此刻是在想什麼呢…?

雷諾瓦-03-02.jpg   

「雷諾瓦 Auguste Renoir」熱愛朋友、熱愛人群,卻也忠於自己,在一群志在捕捉大自然光與影變幻的印象派畫家好友的環繞下,他還是始終堅持自己喜歡畫生活周遭的小人物,他還曾經不解地問莫內「為什麼老是重覆不停地畫著同樣的一堆乾草」,雖然兩人的創作理念大相逕庭,但雷諾瓦仍視莫內為一生的摯友,充份顯現出雷諾瓦率直天真的個性,這也是我崇拜他的原因之一。   

或許就是多了一份天真而率直的個性吧!雷諾瓦的作品始終讓人明顯地感受到歡樂和幸福,他對人性的觀察十分細膩,在他筆下的每一位人物,無論是小孩或是美女,眼神中都散發著動人的光芒,觀畫者似乎可以凝視著畫中人物的眼神來感受到他們的心情,是期盼?是羨慕?是心酸?是喜悅?這也是觀賞雷諾瓦作品時另一個令人著迷之處。   

雷諾瓦深情而細緻的捕捉每一個少女的神情,欲言又止的眼神,是如此的動人,而又耐人尋味:

雷諾瓦-03-03.jpg 

是思念吧?一段已遠去的故事,一個早該遺忘的人,為何往事總是不堪回首?

雷諾瓦-03-05.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上醜惡的事情已經夠多了!             -雷諾瓦

上一篇曾經為大家介紹「雷諾瓦 Auguste Renoir」這位享有「快樂畫家」封號的法國印象派大師,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聊聊這位大師的時尚品味。

雷諾瓦-02-01.jpg   

雷諾瓦出生在一個裁縫師的家庭,或許是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讓他對時尚服飾的流行具備高人一等的觀察力,因此在他畫作中的每位主角無論是服飾、穿搭、衣裙、甚至是配件,每個小細節都被熱愛時尚的雷諾瓦忠實的記錄下來。

雷諾瓦-02-02.jpg   

由於家境並不富裕,雷諾瓦早期闖蕩巴黎藝壇時可說是相當的淒慘,經常三餐不繼、居無定所,甚至還要輪流借住在印象派的諸多好友家中。所幸後來他的作品受到當時頗為富有的出版商Georges Charpentier的青睞,不僅買了他的畫作,為他介紹新的客戶,甚至成了他的贊助商。

雷諾瓦-02-03.jpg   

有了Charpentier的支持,雷諾瓦逐漸在巴黎藝壇建立名號,也由於Charpentier的穿針引線,雷諾瓦得以進入當時巴黎名流的社交圈,進而認識了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自由主義作家「左拉Émile Zola」、音樂家「理察華格納Richard Wagner」等人

雷諾瓦-02-04.jpg   

進入名流社交圈的雷諾瓦經常受邀參加時尚派對,因此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當時的流行趨勢,加上他敏銳的觀察力,這些時尚的穿搭便自然而然地呈現在他的作品中:

雷諾瓦-02-05.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假如沒有快樂的話,我便沒有辦法作畫               - 雷諾瓦 

「雷諾瓦 Auguste Renoir」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畫家之一,如果說一幅畫能窺視創作者的心境,那麼,雷諾瓦肯定是一位熱情、浪漫、調皮而又樂觀的畫家。他喜歡畫生活週遭所接觸到的小人物,無論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尤其喜歡畫孩童和少女,在他的畫作裡總是洋溢著歡笑,無論是「煎餅磨坊的舞會 Ball at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或是「船上的午宴 The 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畫中的每一個人都輕鬆自在、談笑風生,觀賞這些畫作的同時,你似乎隱約可以聽見悠揚的舞曲、輕快的節奏、或是杯盤交錯的喧鬧聲。

雷諾瓦-01-01.jpg   

在當時正值法國藝術的全盛時期,從十八、十九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到自然主義、巴比松畫派,到了1870年代,法國許多年輕的畫家力圖創新,反對當時已經陳腐的古典學院派,也反對當時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這種思潮終於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產生了印象派,也將法國一舉推上世界美術的頂峰,而雷諾瓦便是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印象派之中最廣為人知的一位畫家。

雷諾瓦-01-03.jpg     

印象派畫作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構圖寬廣、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並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因此大受法國平民百姓的歡迎,印象派畫中的各種的風景、光波、水景、花開的原野、浸潤在陽光下行樂渡假的人們,吸引無數人的欣賞、驚嘆與靈感,這種畫作的群眾魅力,更深刻印證了藝術的永恆與人類的文化親和力。

雷諾瓦-01-04.jpg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人喜歡拿維梅爾與米勒的畫作來比較,或許是因為這兩位畫家的作品都帶有詩一般的意境,維梅爾擅長的是在斗室之內勾勒出平實細膩的情緒,而米勒的作品動人之處則是在遼濶的大地上描繪出人們對這片土地的謙卑與感恩,不妨來感受一下兩者之間不同的特色,先是維梅爾的作品:

維梅爾-01-15.jpg   

緊接著是米勒最具代表性的畫作:

維梅爾-05-01.jpg   

維梅爾與米勒兩位都屬於慢工出細活的畫家,作品很少,也讓世人更加珍惜。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面幾篇文章已經聊了許多維梅爾的作品,相信每個人對這些作品或多或少總會有些自己的感動,就曾經有朋友說她看了維梅爾的「讀信的藍衣女子」會感動到潸然淚下、感傷莫銘,我雖然沒有感動到這般田地,但每每在不同的畫作前也常會佇立良久,讓情緒進入畫裡,去感受創作者所編織的氛圍,而你呢?你最喜歡的維梅爾畫作又是哪一幅呢?

維梅爾-04-01.jpg   

我是金融業,不是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者,也沒有接受過正統的藝術教育,對藝術純粹是興趣,因此在部落格所寫的文章多半只是純欣賞、愛分享,很少會寫與繪畫理論相關的內容,這次適逢中正紀念堂的「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展覽,由於展場中有許多偏向繪畫教學方面的展示空間,有不少朋友建議我也來聊一聊構圖理論,一時爽快就應允了下來,這篇文章就是為了感謝這些朋友的支持,若有誤謬之處還望專家先進們海涵!

維梅爾-04-02.jpg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梅爾的作品內容多半屬於荷蘭農村的居家生活,他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他的畫室,他的妻子、兒女、親友、甚至是好友或女僕便成為他畫作中的主角。在許多場景中我們都可以發現許多熟悉的事物不斷重覆出現,只是這些物件在畫中的位置經常會變來變去,其實這正是維梅爾精心所設計的,這些佈局的巧思不僅僅是單純視覺上的構圖,更是維梅爾想要傳遞情緒的一個重要管道。

維梅爾-03-01.jpg   

雖然維梅爾的作品中有許多元素是一再出現的,但透過他的精心設計,每一件作品卻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動人氛圍,不會讓人有千篇一律的單調感覺,反而能在不斷重複出現的主題及事物當中去體會更多層次的情感,像是維梅爾一系列與「書信」有關的畫作就是一連串描繪人們內心情緒最發人深省的動人之作。

維梅爾-03-02.jpg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維梅爾的畫作之所以如此迷人,最主要的就是那沉靜的氛圍,彷彿時間的沙漏在那一瞬間完全停止,連畫作中的主角臉部的表情也是如此沉靜,沒有太多的情緒反而格外動人心弦。

維梅爾-02-01.jpg   

上一篇文章中已大致點出維梅爾作品主要的幾個特色,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這位荷蘭黃金時期三傑之一的維梅爾所帶給我們的感動。 

維梅爾一生作品中最受注目的莫過於這一幅「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維梅爾-02-02.jpg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是荷蘭黃金時代的畫家,與「林布蘭特」齊名,同樣擅長用光與影來引導人們的視線,所不同的是:林布蘭特擅長用舞台聚光燈一般的束光來創造戲劇性的效果,而維梅爾的光卻更加柔和自然,讓觀畫者能體會到畫中人物像詩一般的優雅、寧靜與和諧。

維梅爾-01-01.jpg   

維梅爾生活在飽受戰火摧殘的荷蘭,靠著賣畫勉強維持生計,他在當代的畫壇中未曾享有盛名,卻在死後一百多年才被推崇,因此他的生平軼事流傳下來的並不多,連他師承何人都不清楚,後人僅能從他的繪畫風格來推測,但其對光與影的安排與佈局頗有「卡拉瓦喬畫派」的味道,與同為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的「林布蘭特」亦有許多共同之處,因此研究其光影配置者大有人在,甚至將他的技法稱為相機之暗箱技法 (Camera Obscura),精緻逼真的程度彷彿就像攝影般地精準,但照相機卻是在維梅爾之後100年才被發明。

維梅爾-01-02.jpg     

維梅爾的繪畫生涯一開始也是從聖經或神話故事中取材,像這一幅「Christ in the House of Martha and Mary」便是他最早的一幅畫作:

維梅爾-01-03.jpg   

這件作品令人訝異之處在於維梅爾對顏色的掌握,他使用了大量的對比色,像是在這幅作品中所呈現的,中央桌布的白、少女衣袖的紅、耶穌長袍的藍、以及上方竹籃的黃,幾個主色的搭配構成了一幅十分醒目的主題:

維梅爾-01-04.jpg   

這件作品還有另一個特色:「平實無華」,畫作的主題雖是聖經故事,但維梅爾卻用最生活化、最平淡的角色去詮釋,就像是兩位女兒在照顧父親般的親切,父親彷彿在訴說著一些往事,而兩位女兒則仔細的聆聽著。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印象.經典 — 莫內特展

Monet:Landscapes of Mind

莫內-05-01.jpg   

無論是清晨、是黃昏,莫內的畫帶領人們走向自然

感覺光,感覺風,感覺無所不在的深情…

 

喜歡莫內的朋友又有機會再一次在國內接觸到這位印象派之父的作品了,這次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13年11月14日起舉辦「印象.經典—莫內特展」,巧的是:開展當天正好是莫內的生日,本次所展出的莫內作品主要是由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 Paris」所提供,總共55件作品,每一件都是真跡,而且這些作品都是莫內臨終時仍陪在大師身邊的珍藏,莫內辭世後再由次子Michel Monet捐給瑪摩丹莫內美術館,在台灣有機會一次目睹如此豐盛的饗宴實屬難得,展期只到2014年2月16日,展期並不長,真的要好好把握。

莫內-05-02.jpg   

接續前面四篇莫內的相關介紹,今天就來預覽一下本次特展的一部份作品,希望對有興趣前往觀賞的朋友對這些作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由於展場內禁止攝影,我就按我的印象,再從網路中擷取畫作的圖像來說明分享。

印象畫派是以一幅莫內的「日出.印象 Impression, Sunrise」而得名「Impressionism」,其過程還小有曲折,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前幾篇介紹莫內的文章:

莫內-05-03.jpg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雄渾而粗糙的筆觸揮灑著無窮的生命力,

鮮艷而奔放的色彩渲染了莫內的赤子心。

莫內-04-01.jpg   

漂泊了一生的莫內終於沉靜了下來,他選擇在吉凡尼親手打造的莊園中渡其餘生,莊園中有一個非常大的花園,花園裡有樹有花、有湖有橋,莫內花了許多心思在花園的佈置上,也在這座莊園裡繼續他的創作生涯,吉凡尼時期也是莫內晚年集其一生功力所創作出來最精彩、最富哲理的一段時期。

莫內-04-02.jpg   

由於莫內晚年深受白內障之苦,在無法外出寫生之際,只好選擇深居簡出,待在吉凡尼Giverny的自家莊園中專心地作畫,並以他自己所親手種植的蓮花為主題,創作出生命中最豐富、最完美的傑作「睡蓮系列Water-lilies (Les Nymphéas)」。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人們喜愛莫內,因為那畫中的生活正是他們的生活

貼近他們的嚮往,貼近他們對生活的理解與盼望

莫內帶領人們走向自然,感覺陽光,感覺風

感覺雲的漂浮,感覺水波盪漾

感覺無所不在的光

莫內-03-01.jpg   

莫內相信色彩是有溫度的,因為光滲透在顏色裡,讓色彩有了溫度、有了呼吸。但就在卡蜜兒離開人世之後,傷透了心的莫內將自己禁足,接連好幾個月都足不出戶,只願留在室內作畫,因此留下了難得一見的少數幾件靜物作品:

莫內-03-02.jpg   

愛花的莫內當然少不了花的陪伴:

莫內-03-03.jpg

文章標籤

彭哥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